见识到了千年瑶寨的雄伟,品了千年瑶寨特有的魅力,它历经千年沧桑,坚持到现在。当然现存的老瑶排不只有千年瑶寨,还有油岭老排等历史悠久的建筑群,可见建筑结构起了很大的作用......(连南55 注)瑶排绝大部分建 ...
见识到了千年瑶寨的雄伟,感受到了千年瑶寨特有的魅力,它历经千年沧桑,坚持到现在。当然现存的老瑶排不只有千年瑶寨,还有油岭老排等历史悠久的建筑群,可见建筑结构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连南55 注) 瑶排绝大部分建于山嵌或半山陡坡上面,依山傍坡、密密麻麻,排接排,挤在一起。往往是前面房子的屋顶和后面房子的地面平高;其间有一条走廊过道,横街直巷皆以石铺路,把各家各户连起来,形成瑶排的格局。这种房叠房的建筑群,最致命的弱点是怕失火,一家失火,全排遭殃。 排瑶的房舍,普遍分住房、谷仓、柴寮等三种类型。 住房都是平房,一般以三间为一个单元。普遍是泥墙杉皮顶或木栅为墙,杉皮为顶,杉皮为墙,茅草盖顶等等。砖瓦房是解放后开始建,与汉人差不多。住房一般一丈五尺高,十几至二十平方面积。中间房为厅,正中墙没有神龛。左右两间为宿舍、厨房。一般都间断为两节。里面一节很窄,仅铺一张床和走道,住房的窗子很小,一般约一尺见方,白天进去都很昏暗,空气不流通。这是因为山高寒冷,暑天无蚊帐,寒天没棉胎,窗大不利。现在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建房也学汉人一样,讲究通风、光线设备了。排瑶住房门口,瓦面要伸出一丈多长,把水倒入下家屋沟里去,这样门口走廊可以设鸡笼,猪圈、冲凉房等等。 谷仓,属排瑶建筑一大特色。这一建筑全用树筒为柱,木板为墙,杉皮盖顶。房子很小,一般是四平方左右,四方形,分上下两层,为楼房格局。上层四面板密封,堆放玉米、黄豆、粳谷等干燥食粮, 老鼠都无法进入。加上独立建于住房附近,与住房隔断,因此不怕火灾之害。谷仓下层,用来养牛。瑶家养牛,少部分作耕牛,大部分作菜牛。遇上红白喜事或“耍歌堂”等重大节日,就宰一头牛招待宾客。 柴寮,每户一间,皆建于瑶排外围,单独建筑,专门堆积柴薪。一般是六条竹筒为柱,搭成金字架,盖上茅草,这样比较有利于防止火灾。 除了上述三种建筑,还有公众建筑的庙宇,庙宇属全排的公共祠堂,安放盘古王的雕像,宗族祖先的雕像。这种建筑也很简单,泥墙杉皮盖顶,有的甚至以茅草盖顶。庙宇门前都设较宽平地,供祭祀,聚众之用。 近年来,政府为了减轻排瑶爬山越岭的劳累,专门拨款移民下山,就田地之便建新村,一个个瑶排新村正如雨后春笋,长于山沟溪水边。 长按关注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连南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