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0赞
赞赏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开启左侧

【辩论】连南县委书记短信施政是作秀还是实干?

刚好站长在线  你应该能解答幸福的猪的问题
2010-7-18 14:22:20
回复 martin 的帖子
。。。。什么问题?

   
2010-7-18 15:04:38
回复 martin 的帖子
我也不知道啊 平时间我很少上其他网的
   
2010-7-18 18:05:54
一天没有见就那么多回复了!
其实随便去问问就知道答案了。大多数肯定是说作秀可能性更大,至少给老百姓的感觉是这样。虽然目的不一定是这样!
2010-7-18 19:40:57
我们需要更多的“问政秀”[ZT]

     从去年5月起,位于粤北山区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崔建军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每周向干部发送消息,公布一周的主要工作并阐述上周工作感言,一年多来从未间断,至今已发送手机短信息1万多条。受众是连南县四套班子成员、“两办”人员、副科以上单位一把手、乡镇党政一把手以及村(居)委书记、主任,合计200多人。这样近乎“手机施政”的措施,在连南引起热议;而连南官方还把感言内容在网上公布,引起近万人次点击“拍砖灌水”。有人支持,也不乏质疑声,认为这是新的作秀。


  每每有问政会,总是会听见是否作秀的质疑。有质疑是很正常的,如果改革没有质疑,这种改革本身就有可能存在问题。网络问政也好,手机问政也罢,都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鲜事物,问政能否问得成,问政能否真正促进当地政治文明,问政能否真正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一点事情,都是需要考量的。但问政本身无疑是迈出了关键一步,如果没有问政,没有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的问政,是不是当地的发展事业就可以上一台阶?确实,问政不一定能够让发展实现腾飞,问政也不一定立即就产生实效,但问政至少可以让政治空气活跃,至少要比不问政来得进步得多。

  咱们这个社会这些年来出现了一些“秀”。有的人说话满满,给人带来改革的希望,却未必有改革的真抓实干,致使某些领域伪改革横行,真改革停滞,是为“改革秀”也,还有的人玩亲民秀、狠话秀、廉洁秀等等,总之,“秀”已经逐渐在民间话语体系里成为贬义词。笔者却以为,这是大错特错。对于“秀”,应当摒弃那种高大全式的完美道德观,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没有这些“秀”,我们的生活与以往无异,在原有的规则下亦步亦趋;有了这些“秀”,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一些新的规则,让为了作秀而表达出来的现代政治理念、现代经济理念等等得到坐实的机会。须知,作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譬如为了民主而作秀,是不是要研习一下民主的规则、民主的意识,研习之后,是不是要发表一些关于民主的认知?有了这些关于民主的表达,难道不已经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至于民生秀乃至于其他秀,亦是如此,“秀”多了,自然而然,“秀”中间的一些许诺、一些认知便逐渐凝聚成了社会共识。

  崔建军在连南搞的手机问政不管是否问政秀,但至少让全县的干部知晓了每一周县委书记想要对他们表达什么,想要对他们要求什么,想要和他们一起做点什么。县委书记要把脉全县干部的思想,全县干部也要把脉县委书记的思想,这样的双方互动,才能够让全县干部凝聚关于全县发展的干部共识,有了共识,山区的改革不才能够事半功倍吗?这种“问政秀”,应当得到支持,不仅应给予支持,还应当广而告之,推而广之。

  还是那句老话,咱们不要以动机来揣度人,而应以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可能促进社会进步的“秀”。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2010-07-14)作者:周虎城]


2010-7-19 11:43:00
回复 观光客 的帖子
谢谢观光客的分享,你能找到那个书记一周的感言找来吗?

南方日报是党报。其言论应该不代表普通老百姓的。
我觉得不管书记的动机是如何,但是表面给人感觉还是不够务实。

刚上任1把火就用那么“秀”的做法,我个人感觉手法上还是不是很妥当。

如果可以,直接对政府部门改革,如果再可以,那就把制度改变一下。如果还可以,直接把一些百姓关心的治安问题,就业收入问题做一个详细的规划,不是更好吗?

作为一个父母官,首要任务应该解决百姓当前最关心的事。

   
2010-7-19 12:03:23
回复 枯心树 的帖子

广东省连南县委组织部网站:
http://www.lndj.gd.cn/readnews.asp?newsid=1861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19 12:50:30
“一周感言”是新时期的干部写照 [ZT]

      据崔建军介绍,“作为县里的一名主要领导,不仅要善于把执政计划和执政理念系统地传递给干部,更要注重思想上的领导。我希望通过把每周的工作感受和想法告知干部,进而形成合力,明确目标,干好工作发展连南;同时借此加强沟通,拉近彼此距离。这便是我撰写并发送‘一周感言’的初衷。”

  现在看来,“一周感言”无疑已经实现了这一初衷。比如,“一周感言”已经成为连南干部每周乐于收到的短信,他们普遍认为,领导能推心置腹表达心声,阐述见解,能更好团结干部发展连南;有人认为这是通过手机“施政”,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很有创意。

  “一周感言”虽然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数年如一日,就更不容易。首先,作为主持全面工作的县委书记,除了对各方面工作都有尽可能多的了解,还要有相应的驾驭能力,因此才有发言权,“一周感言”也才有可能说到点子上。其次,更需要对群众和干部思想脉搏的充分把握,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说,“一周感言”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显然,“一周感言”展现出的是一个新时期干部高度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对思想认知深度的不懈追求。如果不是深入基层一线、掌握一手材料、与群众干部感同身受并有自己深刻的思考,而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或者沉溺应酬玩乐,工作虚与应付,是写不出“一周感言”的,即使写,也只会写一些官话套话空话,虽然很正确,但一无用处,只会让人反感。

  “一周感言”的可贵,更在于倡导了一种说真话的官场风气,培育了一种真诚相待的人际氛围。“感言”无疑是发自心底的真话实话,在还原出一个县委书记应有的真性情、真品格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因此融洽、和谐、齐心,进而形成合力,这显然比“手机施政”具体工作上的指导和促进,更意义深远。

                                            [本文转自江苏省《镇江日报》(2010-07-14)作者:钱夙伟]
2010-7-19 12:56:01
回复 观光客 的帖子
谢谢观光客!口号喊得不错,文章说辞也很流畅。
如果要说,谁都会说,可是做到就很难。不过既然书记敢做这样是宣言,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

如果连南真的如他所说的做到了,达到了。那么我们这个辩论结果自然就知道是实干了,应该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而流芳百世!

反之,他将如同其他地方那些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领导一样在百姓的鄙视中永久载入史册。

因为最公平的判断标准就是历史。你可以改现状,可是你却无法改变过去的历史。所以未来会对今天作出自己真正的评价。
2010-7-19 12:56:59
本帖最后由 观光客 于 2010-7-19 13:22 编辑

[新闻背景资料]
                                           县委书记每周发短信指导工作引热议[ZT]
                                  县委书记每周发短信.jpg
                           连南县委书记崔建军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每周向干部发送消息阐述工作感言。黄津摄

昨日上午9点许,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六联村委会书记伍记带的手机照例收到一条短信,他立即打开查看,并向办公室几位村干部朗诵出来。短信内容是连南县委书记崔建军的“一周感言”。几乎每周一,伍记带都会这样把“一周感言”读给村干听,随后转发到他们的手机上。
    连南县地处粤北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为了更好地指导基层开展各项工作,从去年5月起,县委书记崔建军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每周向干部发送短消息,向全体干部公布一周的主要工作并阐述上周工作感言,一年多来从未间断,至今已发送手机短信息1万多条。这样近乎“手机施政”的措施,在连南引起热议;连南官方还把感言内容在网上公布,引起近万人次点击“拍砖灌水”。

  崔建军精彩语录
  ◎再穷不能穷思想,再富不能富私心
  ◎连南需要汗水,但不需要口水
  ◎好人不一定做得好官,好官却一定可以做得好人
  ◎只有不争气的干部,没有不争气的百姓
  ◎不升级的领导就会被淘汰,不转型的干部就会被开除

  “一周感言”发给200多干部
  “作为县里的一名主要领导,不仅要善于把执政计划和执政理念系统地传递给干部,更要注重思想上的领导。我希望通过把每周的工作感受和想法告知干部,进而形成合力、明确目标,干好工作发展连南;同时借此加强沟通,拉近彼此距离。这便是我撰写并发送‘一周感言’的初衷。”崔建军介绍说。

  不过,通过手机向干部发送消息阐述工作感言,始于崔建军履职连南之前。那时候崔建军在花都工作,每天向干部发送短信,谓之“每日感言”。“初衷就是加强沟通,干好工作。”崔建军回忆说。

  2008年下半年履新连南瑶族自治县后,感于山区交通不便,以及信息不发达,崔建军感觉可以借鉴在花都“每日感言”的做法。有了在花都的经验,他在连南改为“一周感言”,以避免重复和审美疲劳。

  通过近一年的时间熟悉当地工作情况后,崔建军于2009年5月初开始亲自撰写“一周感言”,通过县委信息中心与移动公司联系,借助手机短信平台发送“一周感言”,受众者是连南县四套班子成员、“两办”人员、副科以上单位一把手、乡镇党政一把手以及村(居)委书记、主任,合计200多人。

  “‘手机施政’有创意”
  “一周感言”面世后,特别是群众得悉后,一时成为热议话题。有人赞叹这是新举措,亦有人认为这是作秀。

  不过,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坚持,“一周感言”已经成为连南干部每周乐于收到的短信,他们普遍认为,领导能推心置腹表达心声,阐述见解,能更好团结干部发展连南;有人认为这是通过手机“施政”,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很有创意。

  寨岗镇党委书记潘康凯掏出手机,找到一条短信给记者看:连南干部群众的利益阵地必须坚守,要善于做干部群众的工作,团结他们一起干!(2009年8月17日至23日)。因为这条信息,启发了潘康凯的思维,加快了一件征地问题的解决:寨岗镇要建设一个11万伏的变电站,涉及征地15亩,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潘康凯以此消息为出发点,深入群众了解需求,为群众争取最大利益,顺利、快速地完成了征地工作,为工程赢得了时间,也避免了纠纷的发生。

  在连南交通局长房志荣看来,“‘一周感言’有4大好处。”他说,一是看到县委领导的认真工作态度,鞭策自已;二是起到督促作用,工作更有责任心;三是增加了县委县政府施政的透明度,使全体干部明确本县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四是促进思想解放,创新方式干好事、干成事。

  56岁的六联村委会书记伍记带告诉记者,“一周感言”里的“只有贫穷的领导,没有贫穷的群众”、“与贫穷作斗争,就是与我们自己作斗争”等言语,成为村干部发展村委、致力脱贫的方针。去年冬,六联村委积极联系佛山老板过来发展药材种植,今年种了1000多亩,租地和数十名村民劳力收入,一年可达数十万元;积极联系劳动部门促劳务输出,今年春村里多了100多人外出打工,年增收超过100万元。

  网民热议点击率近万
  连南除了把“一周感言”发送给干部,同时还在网上公布,引起了网民的热议。记者从连南政府网、连南党建网、魅力连南网等网站发现,“一周感言”的点击率已接近1万次,不少网民更是发帖留言,各抒己见。

  网友“亚木”在“水石连州网”的“话说连阳”论坛中写道:读到崔书记的感言,值得深思。崔书记从珠三角发达地区来到连南,说明他有大局意识。连南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欠发达地区,连南要发展,“班长”是关键。或许有人在问,崔书记是否在“作秀”,非也。感言是他的心里话。依我看来,连南要更加地解放思想,县委县政府班子要多出思路,多出点子,出新招出实招。

  网名叫“三江之子”的网友则以“读‘书记一周感言’的感言”为题,陈述了他的观点:“书记一周感言”或日记形式,或是短信形式,但都表达了书记对连南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感言”是鞭策,是动力,更是压力。我关心连南的发展,我支持崔书记。最后道一声,崔书记,你辛苦了!

  “感言”极富哲理性
  从2009年5月的第3周(5月11日至17日)至今,崔建军已“发表”感言一年多,合计不下60周。为了持续不间断,崔建军无论工作多忙,抑或出差在外,都坚持撰写感言发送,一年多来感言从未“缺席”。

  崔建军是位高学历的官员,有“管理学博士”学位。仔细阅读他的“一周感言”,大都是工作感悟,抑或事情看法,字数或长2百余字,短则寥寥14字,均写得精辟又富哲理性。现摘录几句如下:

  再穷不能穷思想,再富不能富私心!(2009年6月8日至14日)

  烈日炎炎,催洒汗水。连南需要汗水,但不需要口水。当口水足够多的时候,杂草就长出来了;当汗水足够多的时候,果实就长出来了!(2009年7月27日至8月2日)

  好人可以一生平安,好官可以一世留传;但好人不一定做得好官,好官却一定可以做得好人!(2009年8月3日至8月9日)

  作为政府,我们可以透支消费,可以透支身体,甚至可以透支情感,但绝不能透支信用!信用乃政府立身之本,如果政府连“信”都没有了,还有什么“用”呢!(2009年8月31日至9月5日)

  你心里有群众,工作就成功了一半,群众心里有你,工作就彻底成功了!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仍然是考量我们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根本依据!(2009年9月21日至27日)

  只有贫穷的领导,没有贫穷的群众;只有不争气的干部,没有不争气的百姓。连南不缺资源,缺少发现资源的眼光;连南不缺财富,缺少创造财富的能力。2010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领导升级、干部转型。不升级的领导就会被淘汰,不转型的干部就会被开除。(2010年1月3日至9日)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我们要以解放的思维,开放的心态,释放的能量,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解放就放不下,不是举重若轻而是举轻若重;不开放就放不开,想干不敢干,干了心胆颤;不释放就憋得慌,不流汗水,光流口水。如果我们真的“三放”了,连南就有希望了。(2010年4月25日至4月31日)

  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我们现在有消灭财富贫穷的财力,但缺乏消灭精神贫穷的思想。就我们连南而言,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啊!(2010年6月21日至27日)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陈昕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2010-7-19 13:16:52
你知道吗?目前连南在线共有8位贵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