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光客 于 2010-11-24 20:18 编辑
第三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之盘王节•耍歌堂
(时间:2010年11月20日 地点:大麦山镇白芒小学运动场 )
连南“耍歌堂”,欢度盘王节
连南瑶族“盘王节•耍歌堂”是排瑶民纪念祖先追忆历史,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的民族大盛会活动。
2010年11月20日,大型原生态瑶族民间活动“耍歌堂”在全国排瑶唯一聚居地连南县的大麦山镇举行,几百名瑶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迎接瑶族盘王节的到来。“瑶族长鼓舞”、“歌堂优嗨歌”、“踩歌堂”等精彩的节目吸引了近万观光客到场观看。
此次耍歌堂是第三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也是首次在大麦山镇举行,该镇是连南乃至全国唯一一个排瑶、过山瑶聚居地,民族文化多彩多样,已拥有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是全国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中大、小长鼓舞的瑶族镇。
[本来源于:清远日报(2010-11-22) 何帆 陈昕]
中国(连南)第三届瑶族文化艺术节的重头戏是瑶族的“耍歌堂”。瑶族的“耍歌堂”每年轮流“坐庄”,前两届“瑶艺节”是南岗和油岭瑶寨,2010年轮到了大麦山,在11月20日(农历10月15)隆重举行。
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的“盘王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耍歌堂”便在这一天前后举行,是连南瑶族纪念祖先、庆祝丰收、酬谢还愿、传播知识和群众性娱乐活动等为一体的最隆重的传统民间盛会。2006年5月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歌堂年年耍,2010年特不同。广东连南古有“八排瑶”,是全国唯一排瑶聚居地,而连南的大麦山是当地乃至全国唯一排瑶和过山瑶的聚居地。过山瑶的民俗毫无疑问是2010年“耍歌堂”的亮点。
在广东连南瑶族中,过山瑶的人数较少,选择连南的大麦山还有防止过山瑶民俗日渐式微之故。“比如过山瑶的盛装已逐渐消失,希望通过‘耍歌堂’盛会掀起挖掘和保护的高潮。”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说。
这切合了“越是有民族特色的,越能走向世界”这一道理。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下,民族特色愈发能显现品牌作用,其独特的魅力引来世人关注。连南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接连举办“瑶艺节”,大力挖掘保护,广而告知宣传,“瑶族旅游”、“瑶族文化”品牌已经成形。
所以,11月20日蜂拥而至的观光客,沸腾了大麦山镇的白芒村。
青山如黛,冬日暖阳。下午两点,300多名瑶族群众列队在草坪上,整装待发。过山瑶与排瑶的不同,首先体现在服装上。与排瑶浓彩繁复的盛装相比,过山瑶的服饰简洁许多,最大的特色是妇女头上带着的一个约40厘米高的“头冠”,其尖如锥,刺绣而成,宛若头顶彩绸,煞是好看。“耍歌堂”内容也不同。排瑶祭祀时人挑肩抬祭品,过山瑶则铁叉穿就手执步行;排瑶有欢快的长鼓舞,而过山瑶则展示了模仿斗鸡动作的“斗鸡鼓”。如果说南岗是热闹欢乐,油岭是古朴原始,那么大麦山可谓含蓄一些。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精彩之处... ...
“耍歌堂”盛会在游人一同参与的“踩歌堂”环节中落幕,大家手拉手尽情欢呼歌舞。歌停舞歇,夕阳下,一簇簇的游人把瑶族沙瑶妹围住合影留念,意犹未尽。
[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2010-11-23)黄津 陈昕]
[注:图片全部来自互联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