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瑶族农村党支部的建立作者:潘丝莉 写于1955年9月1日 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最近在该县连水乡接收了六个瑶族新党员(其中女党员一人),并在该乡建立了瑶族自治县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批新党员都是在生产 ...
第一个瑶族农村党支部的建立 作者:潘思莉 写于1955年9月1日 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委员会最近在该县连水乡接收了六个瑶族新党员(其中女党员一人),并在该乡建立了瑶族自治县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这批新党员都是在生产和各项社会改革运动中的模范人物和积极分子。如该乡乡长盘安十三一年来曾三次被评为工作和学习模范;副乡长唐亚木三和盘坚二妹在抗旱斗争中深入发动群众,十天内既修好五条水圳(渠 连南55 注),解决了一部分田的用水问题。他们这次被接收入党,都觉得很光荣。新党员盘安十三兴奋地说:"过去国民党反动派是欺压瑶族人民的。现在有了共产党的倾导,各民族一律平等,我们又光荣地参中国共产党。我们一定坚决执行党的政策,永远作个好共产党员。" 这一批瑶族干部入党,鼓舞了瑶族自治县各乡的干部和积极分子,他们在盘安十三等入党宣誓大会上,纷纷表示今后要努力工作,争取入党。 (县成立五周年纪念专辑 相关页面 连南55 摄) 第一个团支部在瑶山出现 作者:李美英、勋 一九五五年二月在瑶区成立了第一个团支部。 瑶区建团是党的一件重要的政治工作,也是瑶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喜事。所以,在举行入团宣誓那天,瑶区二、三区和一区各乡都派出了青年代表来参观,中共连南一区委员会,华南团工委、粤北团工委也分别派出代表到访指示,并在会上作了讲话。宣誓会同时还邀请了团员家长、本乡瑶族青年、瑶族老人、瑶族群众等一百多人参加,仪式很隆重,体现了上级党、团委对建团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体现了瑶区人民对团的重视和拥护。参加这个会的青年普遍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教育。 (县成立五周年纪念专辑 相关页面 连南55 摄) 连南瑶族自治县成立第一支少年先锋队 作者 林会聪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三日,连南瑶族自治县第一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了。 这一天,建队的连南第一小学举行了隆重的建队仪式。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梁础以及中共连南县委员会、青年团连南瑶族自治县工作委员会的代表都到会向孩子们祝贺,部分家长和友校教师、同学的代表也应邀参加大会。仪式开始后,四十名活泼的少年儿童光荣地宣誓加入少年先锋队,三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接受青年团连南瑶族自治县工作委员会的聘请,为少年先锋队辅导员。来宾们向大会和光荣参加少年先锋队的同学致以热烈的祝贺。会上,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梁础说:自治县的少年儿童开始过有组样的生活了,希望你们在共产党和青年团的领导下,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准备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 晚上,同学们热烈庆祝自己组织的话生,举行了盛大的晚会,孩子们高兴极了尽情地跳舞和歌唱。 (县成立五周年纪念专辑 相关页面 连南55 摄) 瑶区首次出现余粮乡 作者:梁世志、温彬 瑶区在(1957年)增产声中,首次出现了五个余粮乡。通过兩条道路斗争的实际教育,干部群众的政治觉悟大大地提高,在贯彻包干任务之后,不但迅速掀起了冬种高潮,同时纷纷的把余粮出售给国家。 大坪、大掌、香坪、白芒、菜坑等乡,过去都是粮食不能自给的地方。合作化以后,由于人多力量大,在统一的意志上,集体行动产生了巨大的威力,生产规模扩大了,进行大力兴修水利、积肥,同时在有水有肥的情况,抓住增产关键,实行大面积的改造低产田和单造改双造,使生产水平有了迅速的跃进,改变缺粮情况。香坪乡今年把1.225亩水稻田,使亩产从去年259斤增长到392斤。白芒乡的火龙冲社,亩产己由1955年的264斤增长到今年的326斤,只差10斤产量就可以赶上中农水平。 这几个乡,去年(1956年)还要国家供应大米3574担,今年除留足了社员和群众的口粮(一般还有稻谷500斤以上),还出售给国家约1600担的稻谷,同时这5个乡今年又注意了搞好付业(副业 连南55 注)生产,所以这些地方不但是余粮充足,而且是生活富裕的地方。 (县成立五周年纪念专辑 相关页面 连南55 摄) 关注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连南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