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连南55 连南人文 查看内容

排瑶独特的葬礼

作者:连南55 2023-3-31 15:11 582人关注

出殡的吉日佳时并由送终的亲戚立即把死者扶坐床上,两脚垂下,以防尸体手脚僵直,难以安坐“灵轿”......

排瑶,迁徙来到粤北深山峻岭,出于地理环境及人口繁衍,长期以来,就分支族依山而居,自成村寨,故有“排瑶”之称。解放前,有火烧排、军寮、马箭、里八洞、大掌、油岭、行祥(南岗)、横坑八大排,称八排瑶,现聚居在连南县境内的有南岗、三排、白芒、九寨、盘石、香坪、大坪、涡水、金坑等。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使他们在许多方面人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点,尤其是丧葬习俗,至今还保留较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排瑶,一旦有人身故,死者家属先要在丧宅外鸣放土炮三声向全寨人报丧,接着又派人向舅父等主要亲戚报丧。左邻右舍,村里村外的亲戚朋友获得丧息,便纷纷带着各种装饰品如山鸡毛、银牌、铃铛、银项圈等前来,一起喝“断气酒”,商量死者后事,出殡的吉日佳时并由送终的亲戚立即把死者扶坐床上,两脚垂下,以防尸体手脚僵直,难以安坐“灵轿”,每人却可从中得到一至二角不等的“断气钱”,或叫辛苦钱,从死者身存的现金支付。随后, 家人削一只鸡,请来先生公(巫师)给死者滔滔不绝的念经,做一回开路仪式,其意为死者通往阴间开一条道路。与此同时,亲戚们剪好一串白纸,吊上一枚铜印,由死者妻子或嫂子挂在水头边给死者买水。尸体由儿子或侄子用温水沐浴一番后,换上预制的寿服(一般都是绸布做成,件数不论,以经济情况而定)。外加一件红布做成的“法衣”,下身着一条绣绒的裤子,若是女性,还得穿上绣花裙,脚穿白布袜,绣花绑带,白底黑面布鞋,头戴皇冠型布帽,插上山鸡毛,披挂各种形状的银牌,铃铛,背插各色纸幡,然后把尸体扶坐在特制的“灵轿”上,用草绳捆实,移放到灵堂里,任亲属及排里人吊唁。

  

(图源:县志、粤北少数民族发展简史)


在死者出殡前一晚上约十二时至四、五时许,要请先生公举行“打斋”的宗教活动,其仪式是在灵堂门口插一枝花棍,把一条纸练搭在棍上沿至厅堂神案下,意是搭桥引死者灵魂出去,期间,先生公捧着十二套七十二本经书,前后三次讲道理安法名(法名即指死后用的名),嘱咐子女安心生产,过上好日子。经书念毕,“打斋”也结束了。这时已天色微白,晨曦即将来临,铜锣声,牛角声、炮竹声,摇铃声齐鸣,震撼着旷野,而带忧伤幽远的哭丧词却已为死者去阴间拉开了悲壮的画幕。

清晨,土炮又一次轰鸣,招示亲戚朋友做好准备出殡。而早已商请好的十来名彪形大汉也趁早抬着棺材先行到达选好的坟地,做上新坟标志后,返回等待出殡。如死者亲戚因路途遥远尚未做好准备的,出殡延迟一、两天也可,只要东西备齐,亲戚齐全,出殡也就不成为问题了。按照排瑶习俗,来参加丧葬的,每人要发给女八寸,男一寸宽一尺长不等的白布片,以缠在左手臂或头部,怀念死者。

出殡时,先由家人为死者烧着香、纸、削猪杀鸡,并把二瓶酒洒向四方,以送死者灵魂到阴间天堂。送葬队伍由大儿子手持一扎稻草点起的大火把,带上香、纸、炮竹等引魂开路(要隔开一定距离,不得回头),一到分路口或必要时,就烧放,以把死者引走正路。队伍的前面,长女手执竹幡领头,二女、三女或其他女性手捧二碗饭,手搭一条四丈长的白布走在“灵轿”前面(白布条即作为死者灵魂上天堂的“天桥”),后面紧跟着次子,女婿等亲戚,队伍浩浩荡荡。妇女缅怀死者发出的悲彻的哭泣,贯穿整个葬礼中,这主要是追忆死者生前历经沧桑,不辞劳苦,养儿带女之恩。去到半路或交叉路口,队伍暂停,由亲戚把九根竹子扎在地上,先生公及舅父们柱着神棍,念起瑶经,领着身披红衣者绕竹子间隙过九州,其意是经过这一仪式,驱邪逐恶,使死者到阴府生活时,能熟悉阴府的地理情况,顺利通过各种关卡。期间,发给每人两块糍粑。男的助兴饮酒,气氛颇为悲壮。直到这时,人们才把尸体安坐绑在“灵轿”上,插上把大油纸伞(其意是不让死者头顶青天),绑上两条过硬的杂木。这一切做妥当后,由二儿子和女婿一前一后抬着前往墓地。

到达墓地后, 男人们手忙脚乱的着手挖坑,女的一直汇集“灵轿”死者旁泣不成声,大女儿更是边为死者打扇边念哭词,极度悲伤,催人落泪。坑一挖好,放入棺材,子女们即放入一块三至一丈二尺的大白布给死者做被子,送葬的亲戚也先后放下白布一块,然后放下三个碗在枕底放一袋约三斤大米的饭,以给他在阴间安心生活。而后,脱去死者的布鞋,采下衣物上的铜银等撒在坟地四周,再由儿子背着下棺材。当尸体排好方位后,又一次放些白布盖在上面,再在棺材旁放一个装有半斤谷子的缸,以让他到阴间播种,繁衍后代。棺材盖上,坟地整平后,中间还要推起一圆锥形土堆,土堆前再放一块平整的石块,以当饭桌用。同时,在坟堆前竖起一根木棍,绑挂着死者的鞋子、袋子等物,有的甚至挂上精致的小葫芦,装着酒肉以孝敬死者的恩德,最后,在坟墓边烧着一堆火,整个葬礼也告结束以后一连七天(有的十四天),亲戚男女要去坟地为死者烧火,整坟,送饭(一天两次),以防贼去偷埋藏在坟里的珍贵物品,禁忌外出也就此结束。

在这一年时间内,逢新春佳节,抑或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日,女儿及亲戚妇女要给死者送饭。一到大年三十、却三五成群各自带上酒肉等到坟地,与死者过上第一个年。葬下一百天时,还得为死者做纪念活动。头三年要为死者过上三次隆重的纪念日,同时,每年要到坟地挂纸,以后每年一次,持续不断。

在排瑶,老人葬礼是及其隆重的,尤其是那些较老而具有威望的老人,其葬礼就更显得气派, 更带民族特色的神采。送葬队伍之大,往往给葬礼添上一些迷信色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的改变,许多出现在葬礼中的陋习也逐渐被清除。


关注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连南历史


来自: 连南文史

全部回复(0)

你知道吗?据不完全统计,连南在线会员当中mm所占比例超过45.55%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