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够食用,除借贷外,多出卖劳动力为生。瑶区内部没有雇长工的,一般富瑶多雇短工(散工)耕作,如锄地、插秧、收割等工作,工资是有硬性的规定,每日二斤米,收割稻谷时每日十斤谷,收割包麦 ...
连南瑶族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够食用,除借贷外,多出卖劳动力为生。瑶区内部没有雇长工的,一般富瑶多雇短工(散工)耕作,如锄地、插秧、收割等工作,工资是有硬性的规定,每日二斤米,收割稻谷时每日十斤谷,收割包麦时每日十斤包麦,同时供给雇工伙食,但也有包干做工的平均工资每日六斤米,这就是雇佣劳动的剥削。 瑶族还有到汉区做短工的,以南岗排为例,汉区收割期间,就有二百多人去汉区做短工的,平均每人做60天,每年总共就给汉族地主剥削12,000天的剩余劳动价值。 南岗排的土地,大多都为梯田或山地,生产力低下,一般都比较贫困。但以土地占有情况来看,在解放前每人平均可有水田1.6亩,旱地1.5亩左右。若和整个广东土地占有情况比较,一般还不算很少的,但这里的土地瘦瘠,水源缺乏,耕作粗放,因而收获量很少,加上占有不均,贫富悬殊,一部分人就更加贫困。如以全排来,总計共有515户,但在这515户当中,无田户就占有110户,有15担田以下者,250户,在这种土地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他们又少有副业生产,所以形成了大量的农村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因而出来佣工,是消纳他们过剩劳动力的唯一出路。因此南岗排除了高利贷剥削非常猖獗之外,而雇佣关系也是相当广泛的。 (1957-1958年耕作情景) 在总户数515户当中,佣工户共有287户,雇工户共有93户,可见占总户数的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家,是給別人做工的。这些户除本排富裕户工外,还到别排及汉区去做。 在南岗排的雇佣关系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少雇佣长工。解放前只有户唐卖尾雇唐十弟一做了三年长工,解放后盘亚林火因赴中南民族学院学习,无人生产,雇了两年长工。此外还有一些是在別区给人做看牛公的,但为数也只有几个,大都为破产户。瑶区所以绝少差长工的原因,可能封建经济不发达,土地和财富还没有高度集中,且人人劳动,很少脱离生产专过寄生生活的人,(只有邓瑶冷公生前脱离生产劳动30年,过着剥削寄生生活)。而且气候迟暖早寒,稻作每年只种一造,秋收后雇工无事可做,牧畜业又不很发达,这就造成土地较多者不雇长工。因为雇长工在经济上不划算,如南岗之最大土地所有者唐白古公,共有田150担地30担,每年农忙时也只雇五六个短工,邓瑶冷公也有160担,每年只在农忙时雇短工廿八人上下,做廿至卅天短工。 工资均以实物计算,各种工作的工资有一定规定的,并不以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涨落。其次以工抵债,南岗一切借贷关系,均须以财产做抵押,穷人无财产,所以借不到债,如因紧急要像富裕户借少量钱谷,均须以财产作抵押。例如:房占辟十公斤有一次向房鸡官主公借二斤米,他夫妻二人就给人家做了六天工,六天工的工资至少是十八斤米,但六天工的代价,只抵偿了二斤米的债,这是多么重的剥削。 南岗排雇佣情况统计表 一九五七年元月十一日 长按关注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连南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