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0赞
赞赏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开启左侧

瑶汉群众团结一心活捉敌首解放连南

某某 2009-7-21 10:19:00

注册帐号,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帐号 微信登录

x
<h3>瑶汉群众团结一心活捉敌首解放连南 </h3>
<div class="text">&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来源:<a href="http://www.iqingyuan.net/news/index_news_keyword.php?wd=南方日报&amp;">南方日报</a> </div>
<div id="endText"><!-- 水石核心提示 -->
<center>
<table cellspacing="4" cellpadding="1"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 align="middle"><a href="http://epaper.nfdaily.cn/res/1/20090618/31131245326367953.jpg" target="_blank"><img height="180" src="http://www.iqingyuan.net/news/images_news_thumb/14154_240x180.jpg" width="240" border="0"/></a></td></tr></tbody></table></center><br/><founder-CONTENT>
<p>  口述历史</p>
<p>  行军打仗,一名好向导的作用不可小觑。说起解放连南(今连南瑶族自治县,下同)一役,当年一群瑶汉老向导功不可没,正是有了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指引,解放军迅速挺进瑶山,直捣敌军老巢,并活捉敌军首领李楚灜。</p>
<p>  仲夏的一个傍晚,当年3名解放军的老向导———谭维专、刘家和、徐名波,向记者追忆了60年前的那段激荡岁月。</p>
<p>  深入瑶山建立据点</p>
<p>  1949年10月,我军相继解放韶关、乐昌、乳源等地后,即着手部署解放连阳四县(今连州、阳山、连南、连山)。</p>
<p>  连阳四县解放前夕,当时国民党广东省第五行政区专员、保安司令兼连县县长李楚瀛把7100多人的反动武装编制组成“中国反共救国军第九军”,自任军长,企图建立粤北“反共基地”。出生于连南的李楚瀛还开展所谓的“应变计划”:以连南瑶山为总根据地,把连阳四县划为5个游击区,军部设在连县县城,必要时迁到三江(今连南县三江镇),在瑶山设立指挥所。</p>
<p>  为洞察敌情,“10月初我接到上级指令,要求组织若干人到瑶山建立据点,为解放连南做好前期准备。”80岁的谭维专回忆道。谭维专时属连江支队五团,是连县九陂镇人,而九陂与连南毗邻,到瑶山建立据点可谓最适合不过。谭维专找来刘家和、徐名波等10名老游击队员开始筹划,决定以九陂镇一个榨油站为根据地,向连南油岭、南岗等瑶山发展据点。</p>
<p>  “10个人都会说瑶话,一般的交流不成问题。”徐名波说,他们或伪装成小贩,担着油盐醋酱茶到瑶山叫卖,一来熟悉路况,二来观察瑶寨有无异况;或扮成商人,与瑶寨首领商谈,把杂货店开在了瑶寨里,并借此宣传发动,团结了不少瑶族同胞。</p>
<p>  到当年12月,谭维专等人已摸清了通往瑶寨的路,建立了数个据点。</p>
<p>  </p>
<p>  向导带队三江解放</p>
<p>  </p>
<p>  1949年12月1日,解放连阳四县战役号角吹响,我军分3路进发。北路军428团和连江支队7团于12月6日在连县梁家水发现有敌军一个交警大队,即派出部分兵力围剿,其余一路直奔连县,一路直捣三江———李楚瀛的老巢。</p>
<p>  “进军三江的部队由老游击队员彭雄辉、严思勋作向导,12月7日经梁家水到达石角村。”82岁的徐名波回忆说。有了熟悉地形的向导,我军在石角村兵分两路进发三江,并取得奇效:一路在陈巷截获两台从连县驶往三江的汽车,俘虏敌军12人;一路在新岩村俘虏敌民团20多人,扫清了进军障碍,也切断了敌方援军的来路。</p>
<p>  当日下午4时许,我军从东、西、北3个方向以扇形态势包围了三江城,并在丘陵地带设炮兵和重机枪阵地。</p>
<p>  闻知我军围攻,李楚瀛设于三江城的家乱作一团,其亲信带着李楚瀛的母亲和妻妾等逃出城外,躲进油岭瑶山;而城内的200多名老百姓为避免打仗遭殃,也躲到城外,情势颇为混乱。</p>
<p>  “其实敌军早已是外强中干了,入夜后他们为了壮胆,竟然不时对天空放枪。”徐名波笑着说。8日凌晨,我军发起了总攻击,用迫击炮炸开了东城门,敌兵在我军炮火和密集的机枪威慑下惊慌失措,纷纷四散逃窜。我军即从东、西、北3门进入县城,将敌营长莫家铨击毙,宣告了三江城的解放。</p>
<p>  北路军解放三江城后,人不停脚,马不缷鞍,战旗引路,继续向连山进军。解放连山后,11日北路军又从连山县城经加田、上洞到寨岗、油岭一带,追歼李楚瀛匪军残部。</p>
<p>  </p>
<p>  连夜出发追剿敌匪</p>
<p>  </p>
<p>  12月7日下午,坐镇连县的敌匪李楚瀛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接二连三的消息更让他胆战心惊:梁家水村的交警被歼,东陂、星子解放,老家三江也被解放军重重包围……</p>
<p>  三十六计,走为上。李楚瀛乘解放军围城部队尚未到达匆忙部署撤退。当晚12时许,他带着警卫营和守备部队等有关人员700多人摸黑逃出连县县城,企图到阳山与阳山县长李谨彪会合。在黎埠附近寻李谨彪未果,李楚瀛不敢贸然前往阳山,又逃回瑶山南岗、油岭一带。</p>
<p>  连县解放后,解放军司令部发布命令,要求全面、彻底消灭李楚瀛这一伙反革命武装势力,以免造成隐患。经瑶山据点的瑶族群众线报,我军得知李楚瀛已逃到了瑶山。</p>
<p>  为配合北路大军歼灭敌匪,12月10日我军派北江军分区12团400多人从连县进发连南。“我和瑶族战友李昌夫等作向导,每人派发了一个手榴弹,凌晨3点开始出发。”谭维专记得当时正下着雨,我军不顾荆棘挡路山道崎岖,冒雨摸黑前行。</p>
<p>  到油岭已是破晓时分,山涧云雾弥漫。“为探敌情,我军派了一个侦查排前去,没有发现李楚瀛的踪迹。”谭维专回忆说。随后部队转向南岗瑶寨,11日与北路大军汇合。在李昌夫的帮助下,我军还在瑶寨要道设下埋伏待机擒敌。</p>
<p>  “当晚就有大收获。”谭维专介绍,晚10时许,一群群敌兵分别从横坑、黄东坪和拱桥洞进入南岗,手持火把毫无戒备。埋伏附近的我军布成包围圈,待敌人走近便收紧包围,一举俘虏了100多人。“为了保护我们这些没有枪的向导,我们置身军队最后面。”谭维专说,解放军想得很周到,按现在说就是人性化管理。</p>
<p>  “我军轻装急行军,日夜作战,到南岗后大家都饥肠辘辘,后来能进入瑶寨休整,全靠李昌夫。”谭维专说,当时部队数百人又累又饿,但南岗瑶寨入口设下了木栏栅不让进入。此时李昌夫用瑶话向守路的瑶胞喊:“咱解放军是自己人,你们快开门。”经过李昌夫的劝说,瑶胞打开了寨门。</p>
<p>  </p>
<p>  瑶胞报信活捉李楚瀛</p>
<p>  </p>
<p>  当晚经过审讯俘虏得知,有部分敌兵已逃窜至油岭。原来李楚瀛逃到瑶山这一所谓苦心经营的“根据地”,其实是有地无根,脚踩浮萍:长期以来,大山深处的瑶族同胞饱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欺凌和蹂躏,早对国民党非常反感;瑶胞们在李楚瀛运来军用物资时,就声言不许在瑶寨开战,并严密封锁了瑶寨,在外围通道设置了双重木栅栏闸门,派人防守,不准国民党官兵入寨。</p>
<p>  李楚瀛处处受到瑶族同胞的抵制,便再次率部向阳山进发。未到阳山却接报前面黎埠已解放,他不得不又改变行军路线迂回瑶山油岭。</p>
<p>  闻此消息,12日凌晨我军即追赴油岭,在山脚下发现敌军。我军放了3响八二炮,敌军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遗下遍地金银首饰和枪支弹药,企图利诱我军。我军不为所动,一路狂追,是役俘敌200多人,包括李楚瀛的家属,但仍未发现李楚瀛本人。</p>
<p>  我军进入瑶寨后纪律严明,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军民关系。12月16日,瑶胞房大猪六向我军报告了李楚瀛的下落,并表示愿引路前往。原来李楚瀛在油岭战斗时乘混乱之机与亲信40多人逃至一山洞,后来抓住房大猪六要其送水送饭。</p>
<p>  谭维专记得当时是下午,天正下着雨,我军在房大猪六带领下来到矮凳凹山下。“山上有一个很隐蔽的山洞,山洞前还有一名哨兵。”谭维专介绍,那哨兵打着伞低头盘腿坐着,浑然不知我军已到。我军派员利用地形爬到哨兵后面将其一举抓获,大部队迅速埋伏在洞口两旁,一边对空鸣枪警告,一边往洞口喊:“缴枪不杀!”</p>
<p>  在我军威震慑下,40多名余匪双手举枪于头鱼贯而出,“忽然走在最后的一人趁敌军交枪之际飞快窜出洞口,我军战士周瑞海、郭永怀、于连合3人见状拔腿追上将其捉住。”谭维专回忆道,此人正是李楚瀛。</p>
<p>  至此,连南全境均告解放。1950年5月16日,连南县人民政府成立。</p>
<p>  亲历者说</p>
<p>瑶胞燃爆竹欢迎解放军</p>
<p></p>
<p>  “解放三江城后,我军打开城门安抚群众维护社会秩序,进行政策宣传。城内商店开门营业了,居民开门了,街上行人不绝,外躲的老百姓也回来了。”80岁的刘家和回忆道。</p>
<p>  而最令谭维专难忘的,是在瑶山与瑶胞的和睦共处。“我军进入瑶寨后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害群众利益,还帮助瑶族群众挑水做饭。”他说,我军很快与瑶胞拉近了关系,瑶胞从最初的拒开门变为欢迎,晚上还燃起爆竹以示对我军的欢迎,并自发送水送茶来。</p>
<p>  研究者说</p>
<p>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清末时期,同盟会毛文明、何克夫、何翼洲、何次权、莫辉雄等人在连南进行推翻清朝统治活动,深受革命风气熏陶;1924年到1926年,三江地区先后出现“青年同志会”和“三江农民协会”革命组织,是连阳地区罕有的壮举。</p>
<p>  抗日战争时期,连南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创办“三江通讯社”和“淳溪剧社”,宣传抗日救国;三江和寨岗地区先后建立了“民众抗日自卫队”和“民众抗日大刀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活动;解放战争时期,连南是中共领导的粤桂湘纵队连江支队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广大瑶汉群众积极参加和支持游击队的活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p>
<p>  建国以来,连南县认真贯彻党的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民族政策,连南各族人民团结协力从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当中,全县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p>
<p>  ———引自《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志》</p>
<p>  高端访谈</p>
<p>全力建设“幸福瑶山丽质连南”</p>
<p>访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委书记崔建军</p>
<p></p>
<p>  “连南人有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委书记崔建军自豪地对记者说。</p>
<p>  崔建军说,建国以来,一代又一代瑶山人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清远市委、市人民政府以及顺德区的帮助下,自治县历届党委、政府怀为民之心、行富民之举,攻农民增收之坚、克工业增效之难,以勤劳勇敢与满腔热情,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与建国前相比,连南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8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48.3倍,地方财政收增长114.3倍,城镇从业人员年人平均收入增长110.8倍,农民年人平均纯收入增长90.1倍。</p>
<p>  崔建军表示,面对过去成绩,展望未来鸿图,连南上下信心满怀、整装待发;根据目前连南发展的环境和态势,按照“举一面旗(科学发展)、走一条路(民族特色之路)、建一个家(美丽和谐之家)”的目标,全神贯注抓文化,全力以赴促产业,全心全意为民生,坚定信心,科学谋划,努力谱写连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打造“民族文化圣地”和“世界瑶族文化艺术之都”,加速实现“幸福瑶山,丽质连南”的目标。</p>
<p>  崔建军特别提出,民族文化旅游业是连南最大的“潜力股”,目前广东省与国家旅游局全面合作,在广东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并出台了若干发展旅游的政策、措施,加上清连高速的开通,省“双转移”政策的实施,这种种利好非常有利于连南发展现代旅游产业,连南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为粤港澳地区的桃花源和珠三角的第二故乡。连南将进一步发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连南人精神,加快抓好3个规划:一是打造旅游专业县,规划发展现代旅游产业集群战略;二是对重点景点景区进行包装策划,找一个引爆点推出连南旅游资源;三是旅游产品营销,策划提升旅游形象和服务水平。到明年,连南旅游就会有一个新局面。</p>
<p>  “红色记忆”题字陈家记</p>
<p>  合办单位清远市委宣传部</p>
<p>  专题策划雷广财梁有华</p>
<p>  专题统筹胡亚柱达海军</p>
<p>  本版撰写黄津陈昕</p>
<p>  图片统筹黄津</p>
<p>  编辑统筹蔡秀娟</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微信登录
等我当了连南县委书记我要再次解放连南。
2009-7-22 15:04:00
解放?想想就好了!
2009-7-22 19:05:00
<div id="title">清远当代史记·活抓中将李楚赢,瑶山得解放</div>
<div id="time">发布时间:2009-06-30&nbsp;&nbsp;&nbsp;来源:清远日报政府网站编辑部供稿</div>
<div id="content">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gdqy.gov.cn/website/UploadedFiles/content/20090630103611.jpg"/></p>
<p align="center">“解放了!”连南瑶族群众无不欢欣鼓舞。(资料图片)</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gdqy.gov.cn/website/UploadedFiles/content/20090630103636.jpg"/></p>
<p align="center">连南第一届瑶民代表大会向毛泽东主席发致敬电文件</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gdqy.gov.cn/website/UploadedFiles/content/20090630103704.jpg"/></p>
<p align="center">李楚赢在此山洞被活捉</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gdqy.gov.cn/website/UploadedFiles/content/20090630103735.jpg"/></p>
<p align="center">连南瑶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p>
<p align="center">&nbsp;</p>
<p>&nbsp;&nbsp;&nbsp;&nbsp;&nbsp; 1949年12月1日至5日,解放连阳地区的部队按照部署,从北、中、南三个方向从驻地挥师向预定目标挺进。北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428团和连江支队第7团组成,部队长途奔袭,于12月6日下午2时许发现连县梁家水有一支从湖南方向撤来的国民党交警大队,即派出部分兵力围歼,主力继续前进,一路直奔连州,后直捣三江。</p>
<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江解放当天,店照开圩照逛</p>
<p>&nbsp;&nbsp;&nbsp;&nbsp;&nbsp; 进军三江的部队由连江支队游击队员作向导,于12月7日直扑国民觉连县县长、“反共救国军”第九军中将军长李楚赢的老巢。部队当日中午到达石角村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小箕村直达距三江城约七、八里的陈巷一带设防,截击可能由连县来支援之敌,并切断李楚赢原定由连县向三江撤退的后路。另一路由石角斜插三江的凉水岩村,再经石鼓寨直扑新岩村。下午4时,在新岩村俘虏了驻守在此的高良下乡的民团一连二、三十名敌兵,继续向三江城挺进。下午4:30许,解放军部队从东、西、北三个方向以扇形的态势包围了三江城,在今县供电公司背后的丘陵地带设重机枪阵地。<br/>&nbsp;&nbsp;&nbsp;&nbsp;&nbsp; 解放军包围三江城后,在李楚赢家中查封了一大批用木箱装好的白银和枪支弹药等物资。驻守内城的敌军关闭城门,妄图凭借古城墙垂死挣扎。入夜后,城内敌兵为了壮胆,不时对空放枪,彻夜枪声不绝。翌日拂晓,解放军从东、西、北三面发起了总攻击,信号弹发射后,设在今县人民医院后面梁屋菜园空地处的炮兵阵地炮击东城门,在解放军炮火和密集的轻重机枪的威慑下,敌兵惊慌失措,纷纷四散逃窜,有的往南门城外逃跑,有的躲入城内民房中,枪支弹药散落街巷。解放军随即攻入内城,向南门外逃跑的敌兵进行追击,在西城门外(今县委常委宿舍附近)将敌营长莫家铨击毙,在南门处将敌乡长丘海击伤(后医治无效死亡)。<br/>&nbsp;&nbsp;&nbsp;&nbsp;&nbsp; 解放三江的战斗打响后,当时在淳溪中学住宿的地下团员、革命青年,预先集中在学校等待着与解放军取得联系,待密集的轻重机枪声一停,随同到校的解放军战士由西门进入城内,经严思勋带往营部报到,被分配前往各村配合解放军收缴枪枝和征集粮草、带路上山追搜残敌等工作。<br/>&nbsp;&nbsp;&nbsp;&nbsp;&nbsp; 经打扫战场后,部队即打开城门,安抚居民和维护社会秩序。8日上午八、九点钟后,全城如故,商店营业,居民开门,秩序井然,街上来往行人增多,经过宣传,原来躲在梅村、东塘、小伞的居民、农民陆续进村回家。解放军营部设在国民党前阳山县县长黄渊家中,团部设于李楚赢家中。至此,三江城全部解放。</p>
<p>&nbsp;&nbsp;&nbsp;&nbsp;&nbsp; 李楚赢在南岗油岭的山洞被活捉</p>
<p>&nbsp;&nbsp;&nbsp;&nbsp;&nbsp; 三江解放后,由军分区12团接管。12月13日, 428团和连江支队7团挺进的上洞、白芒等瑶区,解放了寨岗圩。随后,部队在南岗、油岭一带进行反复搜索,在油岭,追上了敌军和特务营300多人,激战后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和资财,抓获李楚赢母亲、小老婆及残部200余人,经过审讯,他们均不知李楚赢的下落。<br/>&nbsp;&nbsp;&nbsp;&nbsp;&nbsp; 解放军自进入南岗、油岭为活动中心的瑶寨以来,由于军纪严明,不损害群众利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加上不断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瑶区群众逐步消除了思想顾虑,原来为李楚赢带路往石洞潜藏的南岗排瑶胞房大猪六,在共产党解放军政策的感召下,于12月16日上午到三江找到我军428团3营营部,报告了李楚赢的下落,并应允给予带路。3营令8连立即行动,于下午出发,冒着濛濛细雨和冷峭的山风去执行任务。<br/>&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天下午5时许,部队到了李楚赢隐藏于南岗油岭矮凳凹猪屎洞附近,发现一敌兵手撑雨伞在洞口上放哨,我军士兵悄悄爬到哨兵身边时,他还没发觉,接着战士低声喝令,迅速缴其驳壳枪,其他人员便埋伏在石洞出口的两旁,一边用汤姆生自动步枪对空作警告性射击,一边大喊:“缴枪不杀!”在解放军威震慑下,国民党的第九军参谋长于继祖走在前面,李楚赢走在最后,40多人一个接一个举着双手出来投降,此时的李楚赢改穿便服,身穿蓝色长衫,头戴礼帽,脚穿布鞋,一副商人打扮。活抓了李楚赢,在场的战士兴奋得高举枪支高声欢呼。胜利的喜讯顿时传遍了瑶山,瑶族同胞无不欢欣鼓舞。</p>
<p>&nbsp;&nbsp;&nbsp;&nbsp;&nbsp; 瑶民代表大会向毛主席发致敬电<br/>&nbsp;&nbsp;&nbsp;&nbsp;&nbsp; 1950年5月16日,连南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政府驻地在连县四区三江(今三江镇),成崇正任中共连南县工委书记兼县长。1951年1月11日至14日,召开连南首届瑶民代表大会,贯彻减租减息、废债等政策,商议防匪防特、拥军拥政和加强民族团结等工作,会后向毛泽东、朱德发了致敬电。(连南县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档案局协助采访)</p></div>
2009-7-30 23:14:00
你知道吗?作为连南在线的第七位贵宾,我感到很荣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