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0赞
赞赏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开启左侧

2012年12月31日连南县三排镇油岭村又有 “旺歌堂”

山雀仔 2012-12-28 19:15:36

注册帐号,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帐号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山雀仔 于 2013-1-6 13:06 编辑

      2012年12月31日连南县三排镇油岭村将会举行一场隆重的非官方组织的纯民间的原生态的 “法同十郎(族名)-旺歌堂” 活动。据说,此次 “旺歌堂” 距上一次的有将近二十年时间!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微信登录
哦!?这是摄影师最喜欢的,具体的地点,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呢? 油岭村目前正在修公路不大好走哦。
2012-12-28 19:25:59
本帖最后由 观光客 于 2013-1-14 19:32 编辑

   2012年12月31日连南县三排镇油岭村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民间的原生态 “挨歌堂”.

         001.jpg
         002.jpg
         20130101.jpg
         330.jpg    
         20130101a.jpg
         004.jpg
            332.jpg    
                         20130101g.jpg
         p(1).jpg
         p(2).jpg
         p(4).jpg
         p(3).jpg
         003.jpg
         20130101c.jpg
         20130101b.jpg
               333.jpg
         20120102b.jpg
         20130102a.jpg
         20130101d.jpg
         005.jpg
         20130101e.jpg
         006.jpg
         20130101f.jpg

                                          

   
2013-1-1 02:14:37
呵呵呵.......排瑶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2013-1-3 00:26:14

此次的挨歌堂是的的确确原生态,原汁原味的,那天也很蓝,衬着瑶山瑶民,好美!
2013-1-3 00:43:51
好隆重的仪式啊,场面搞得好壮观、很喜庆。
2013-1-6 00:16:07
本帖最后由 报料王 于 2013-1-6 13:03 编辑

观光客 发表于 2013-1-1 02:14
2012年12月31日连南县三排镇油岭村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民间的原生态 “挨歌堂”.

     农历壬辰年十一月十八至二十日,连续三天,广东连南县三排镇油岭排瑶 “唐买社” 房族举办盛大的 “旺歌堂” 活动。
     “旺歌堂” 又叫 “挨旦堂”,为排瑶语;“旺”,意为香火,故又作 “香歌堂”,是广东连南排瑶一项庄严而隆重的宗教仪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人根据田野调查,称之为 “打道箓”,与汉族的宗教活动 “打醮” 相类似。

      “旺歌堂” 普遍每隔18年或20年举行一次,以一姓或一房为单位。“唐买社” 房族上次举办 “旺歌堂” 的时间是1993年,已相隔20年了。

        据闻 “旺歌堂” 的主要内容有三:
         一是 祭奠亡故的先人,给已逝且未经打道箓的先人补办 “法名”,以便为其立牌位;
         二是 为在世的人取 “法名”,称之为 “度戒”,男名 “法××郎”,女名 “法××娘”,死后改用法名;
         三是 组织参加度戒者 “过州”,接受宗教洗礼。举办 “旺歌堂” 之前,要请 “先生公”(排瑶非职业化宗教活动主持者,师徒相授)择日,之后 “写申疏”(呈给天神祖先之文告)、“捡法名” ( “捡” 先生公给参加 “过州” 者取的 “法名”)、“砍州竹”、“封斋” 等系列活动。

       首日 活动先是 “接公入坛”———众人把祖先偶像设在本房祠堂的临时斋坛,同时为上次 “旺歌堂” 以来亡故之先人立神位,斋坛上挂有五彩色纸,上书亡故者 “法名”,“先生公” 在一旁念瑶经。上午九时许,斋堂门前拉来一头水牛,角挂一串白纸,要劏牛并以牛头作祭品。

       “唐买社” 族人身穿盛装聚于斋堂前: 男人头缠红巾,上插雉鸡尾和纸花,肩披花巾,胸吊小银鼓,下束花裙;“莎腰妹” (姑娘)髻缠五彩绒线,上插白翎毛,耳坠银环,脖戴项圈,腰束白巾,腿绑花带;已婚瑶妇头戴三角花帽,上镶银片,左手拎银酒壶,右手持黑纸伞;小孩头戴花帽,上吊小铃铛,动则铃声脆耳;“先生公” 身披大红衣道袍,头戴太上老君像纸冠,手持神杖,杖端刻一神像,杖身刻花纹。度戒者身上还披着白纸皮,上画牛头马面各类人物。

       九声土铳炮响,惊天动地,群山回应。度戒者依次进入斋堂拜祭,之后在 “先生公” 和舅父的引领下,列队走入 “歌堂坪”。一路锣鼓喧天,号角唢呐齐鸣。

      所谓 “歌堂坪”,即在村边收割后的稻田上,用81支带枝叶之苗竹,插成9行,每行9支,便是 “九州城”。数百 “唐买社” 族人,加上闻名而来的游客和附近山村的瑶人,顿时热闹非凡。

      “过州”,即 “过九州”,度戒者在 “唐买社” 旌旗以及 “道州”、“辰州”、“青州”、“徐州”、“寅州”、“邢州”、“宜州”、“梁州”、“拥州” 等九面旗帜的引领下,沿着竹标之指示反复绕行,行毕,就表示已过 “九州” 了。据说,经过这一仪式,死后灵魂熟悉阴府的地理环境,能顺利地通过各种关卡,回归故里。其实,“过九州” 反映了广东连南排瑶先民为寻找生存空间,远途跋涉迁徙瑶山之历史过程。

       翌日 上午,继续 “过州”。其间,亲戚朋友给度戒者披挂红布并燃放鞭炮道贺,度戒者以挂红布多者为荣。

      第三天  上午,来到广东连南县三排镇的油岭村,“歌堂坪”上静无一人。远处依稀传来锣鼓声,循声而去,但见 “先生公” 领着十几个瑶民,抬着两大筐 “封纸”,一路上吹吹打打,抬到野外偏僻处,杀鸡敬神后焚烧,以示给逝去之祖先施济钱物。

       度戒者则呆在家里,在神龛则挂上猪肉,或生或熟,等待 “黑面人” 上门。两个脸涂锅灰的 “黑面人” 由一位“先生公” 引领,挨家上门 “偷肉”,度戒者家门口有相关内容之对联和彩纸为记。油岭风俗认为,“黑面人” 能带走度戒者身上的邪气。“黑面人” 是类似于小偷的角色。

      是夜子时,“先生公” 焚化 “开斋疏”,度戒者可以吃荤。

      次日早上,各自奉祖先偶像回家。“过州” 时用过的苗竹亦各自拿回家中,放置在厅堂神龛侧,待度戒者死后插其坟头上。“旺歌堂” 仪式即告结束。

     在 “旺歌堂” 宗教活动中所使用的祷文上,看到了冠以 “大明国广东道广州府连州” 国号和州府名,由此可推断,油岭 “旺歌堂” 宗教活动是由明朝流传至今。

     广东连南县排瑶的 “挨旦堂”与 “挨歌堂”从形式、内容起源、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挨旦堂” 纯粹为一种宗教仪式,源于汉族 “打醮”,而 “挨歌堂” 则是集祖先崇拜、追忆历史、庆祝丰收和文娱活动为一体的民族盛大节日,源于祖先崇拜;“挨旦堂” 的主要仪式是起法名和 “过九州”,而 “挨歌堂” 则无需此举,在忆述缅怀祖先后,便是歌舞娱乐活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有逐渐融合之趋势,若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应分清两者不同的性质和源流。

2013-1-6 12:54:48
你知道吗? 2009年,由原来连南社区(站长星羽)、寨岗深度论坛(站长某某)、连南家园(站长yovi)三个网站合并升级组成今天的连南在线内容架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