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0赞
赞赏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开启左侧

屐之痕: 连南鹿鸣记

山雀仔 2013-4-8 13:34:30

注册帐号,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帐号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山雀仔 于 2013-4-8 13:38 编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

        每次回家,都要经过连南的鹿鸣关。然后才沿着323国道,继续前行,到达家乡广西。鹿鸣关,地势险要,风光旖旎,站在关口,可以居高远眺,连南县城尽收眼底。而近年新建的鹿鸣公园,更是造福了无数的路人。特别对于我们这些长途驱车,劳碌奔波者,有个风景秀丽的隧道公园,真是福音。鹿鸣公园设址在路旁一侧,数辆汽车,可以同时停留在公园专设的停车道路上,方便而安全。

        鹿鸣公园内,桂树杏树,生长旺盛,苍翠如春。凉亭游廊,可坐可卧,游人可以随意玩耍。巨石块上,题写有苍劲有力的 “鹿鸣公园” 四字,巨石正对着鹿鸣关隧道。

        巨石右后侧,有亭翼然,名曰 “坦然亭”。亭有两副对联,一联云: “思静心悬,镜且欲坦;登高眼放,天自泰然。” 另一联云: “坦然处世万山锦绣,和谐人喜千年鹿鸣。” 亭子里,山风阵阵,艳阳照耀,亭子外,又树立巨石一颗,石头上镂刻有《坦然亭记》,说明建亭原由。记文大意说,鹿鸣关,景色秀丽,是三江八景之 “鹿鸣秋高”。凭栏远眺,倚栏沉思。登高望远,宛如置身仙界凡间,引来许多文人骚客题诗赞咏。例如,诗人虞昌龄在《鹿关秋月》中就写到: “百尺雄关居上游,溶溶月色压雕楼。凉蟾普照边风静,鸣鹿无声夜景幽。云村别开新画本,霜花空绣旧矛头。谁家玉笛吹落梅,引起征人万里愁”。此诗写鹿鸣关之夜,将景色、声音和心灵的触动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开阔、空朦。鹿鸣关介联两广,沟通三连,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政治关隘,兵家必争之地,官员到连山赴任的必经之道。清康熙四十三年,也就是1704年,连山(含今天连南大坪、香坪、盘石等瑶区)知县李来章,即经由此关赴任。李来章是比较开明的清朝命官,他尊重瑶汉民众,访民疾苦,劝课农桑,他著有《连阳八排风土记》等书,在《誓神谍文》中他写道 “不食瑶粟,不饮瑶酒。取瑶分毫,贼断吾手” 等句,他的清廉之风,闻名乡里。康熙四十七年(1708),李来章捐俸在关上建汉前将军关侯(关羽)祠,并建一亭,曰: “却金亭”,可惜那亭子在民国27年(1939)修建连贺公路时,关内古迹被毁。

       2011年初,连南县在鹿鸣关修建了 “清正园”,并建两亭,“坦然亭” 是其一。坦然者,即胸怀坦荡,心地无私也。做人坦然则心地悠然,做官坦然则清正廉明,做事坦然则社会和谐。第二个亭名曰: “清风亭”。清风者,高洁品格也。为关清正廉洁,为民谋利,则清平盛世,民众幸福。“清风亭” 三字行楷书就,雄奇有力,亭联也写出了鹿鸣关的地理位置和风土状貌,联云: “鹿鸣雄关映三江日月,瑶山篝火照两岸清风。” 亭的不远处,筑造有高大的瑶族铜鼓,及具民族特色,让过往游人,无不仰目赞叹。

        站在鹿鸣关上,俯视瑶城,一派祥和太平景象。拍照赞叹之余,我无意间联想到了古代《诗经》中的名句: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两句极具民族特色的诗句,莫非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为鹿鸣关而题写好了 ?
                                                                                                                                                               [本文作者:邹业本]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00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微信登录
楼主不是连南本土人?是广西哪里的?
2013-4-8 23:03:00

请看帖子文字下角的标注:本文作者是邹业本。不是楼主本人。

再分享一篇由连南县著名作家成春于2011年5月写鹿鸣关的作品。
2013-4-8 23:57:44
本帖最后由 山雀仔 于 2013-4-9 00:39 编辑

旧景新读:  古诗新韵鹿鸣关

        左倚峻岭,右临深涧的鹿鸣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那还依稀可辨的烽火台台地之痕,我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阅读那些远去的生动细节,但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那曾经的烽火,是如何真实地燃烧。

        鹿鸣关在连南县城三江的西面,在 “石梯方仰面,岩窦仅通行” 的过去,若在此送别亲友,真有 “西出阳关无故人” 之感。早在1915年,鹿鸣关就被征定为 “连山八景” 之一,名曰 “鹿关秋月”,而后三江人在选 “三江八景” 时,称此景为 “鹿鸣秋高”,物是名非而已。鹿鸣关其实在过去还有两个叫法: 鸡鸣关鸡笼。李来章在《连阳八排风土记》一文中这样写道 “……云关以内四山逼塞,人处其中,如在鸡笼……其麓与连州接壤,始闻鸡鸣……”;又云《百越风土记》 “也有说是以前常有鹿在关口引颈鸣,故名鹿鸣关”;还有人说鹿鸣关系取 “鹿鸣宴” 之意,但无论它因何而得名,《诗经鹿鸣》中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的诗句我是非常欣赏的。

        鹿鸣关以之雄奇之美,仅在清代,就有减承宣、李来章、张世谦和虞昌龄等人为它留下生动优美的诗篇。而在这些鹿鸣关的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我看当数李来章的《初入鸡鸣关》和虞昌龄的《鹿关秋月》。李来章的《初入鸡鸣关》是这样写的: “石梯方仰面,岩窦仅通行。破础微留迹,荒鸡总断声。徘徊怜此地,惆怅入孤城。颓废何时举,盟心仗寸诚”。从诗中我们不但看到了鹿鸣关的崎岖险峻 “石梯方仰面,岩窦仅通行”,看到鹿鸣关真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险。“荒鸡总断声” 之句,也点出了鹿鸣关又名 “鸡鸣关” 的缘由,甚至我们还从 “徘徊怜此地”、“颓废何时举” 等诗中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李来章。若以气势和诗意而言,虞昌龄笔下的鹿鸣关更令人激赏。请读他的《鹿关秋月》: “百尺雄关居上游,溶溶月色压雕楼。凉蟾普照边风静,鸣鹿无声夜景幽。云村别开新画本,霜花空绣旧矛头。谁家玉笛吹落梅,引起征人万里愁”。此诗写鹿鸣关之夜,将景色、声音和心灵的触动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开阔、空朦。鹿鸣关这典型的环境,在这万籁俱寂的关山,笛声吹出多少凄凉幽怨和孤独惆怅。在这无风的夜里,霜花寒气逼人,溶溶月色下的关山,思乡成了征人一种特殊的 “温暖” 和一道美丽的 “景色”。作者很好地将主观感受融于客观物象,使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感,都有了浓浓的诗意。此诗的 “谁家玉笛吹落梅,引起征人万里愁” 之句,与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甚至认为,虞诗也许借鉴了李诗。鹿鸣关地处瑶汉杂居之地,这一地区封建时期的民族关系曾异常紧张,因此,我想应该会有怨杨柳的羌笛,也应该会有人发出 “古来征战几人回” 之类的感叹。除了这些古诗中的鹿鸣关,从其它文献中,鹿鸣关的昔日雄风和美丽景色,我们也不难看到。如《疏、移庙记》载 “粤北山水甲天下,其自湟川而上,见双阙插霄,石窦中僻,蹬道一线仅通人行者,乃鹿鸣关也”。《连山县县志》中《重修鹿鸣关官道记》载 “……林峪尤峻,一线羊肠,依山沿江无偏歧……初入山徒见群峰插天,环迫于前,如登天台,悬崖峭壁之下,水声淙淙,峡峪中浓翠欲滴,时闻画眉声,因风成韵……”。这些也同样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让今天的我们浮想联翩。

        据传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率军由连州进入连山时,便在今天鹿鸣关一带劈山修路,并曾带兵镇守于此。时任连山知县的李来章,在其长文《连阳八排风土记》 “鸡鸣关创建汉前将军关候却金祠记” 一节中载 “……越明年,政事稍暇,予乃庀材鸠工创建汉前将军关候祠三间,厨房一间,缭以砖垣,关上起阁,傍筑茶亭,下复起食寮三间,凡糜白金若干两,悉出捐俸,不以一毫累民……”, 由此我们既可想像鹿鸣关曾经的雄奇和辉煌,亦可见曾誓 “不食瑶粟,不饮瑶酒,不取瑶银” 的爱民如子的李来章的君子风范。道光年间的 “连山直隶厅同知” 徐维清再修此关,并取鹿鸣宴文榜之意改名 “鹿鸣关”。据载当时碉楼东面还有陈廷秀所题之联 “万岫螺青连楚粤,三江鸭绿赴闽瓯”,碉楼西面还有彭统亮所题之联 “鹿赓食野周行示,莺赋迁乔出谷鸣”。

        1937年的中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民国的广东省府移迁连县,(当时的省府就驻三江镇香花村的岩洞,省财政厅驻三江宴萍图书馆),急需一条与西南大后方的通道,于是开山劈岭,修筑广东连县至广西贺县的公路,于是鹿鸣关的古迹也就荡然无存。这条公路从它正式通车那天起,就成为连接粤桂的重要通道。因鹿鸣关口的 “323国道” 升级改造,而修了 “鹿鸣关隧道”,原经鹿鸣关关口的公路,往来车辆已极少,鹿鸣关又宁静了许多,多年不见的幽静又已回来,万物可以更好地繁衍生息,连空气也得到了一定的净化,花儿更加鲜艳,草儿更加碧绿,就连鸟声也变得更加清脆悦耳。站在关口,清新的山风迎面而来,赏着眼前的美景,想着过去的诗篇,我们仿佛在穿越时空隧道,往返千年。

        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从县城出发,沿旧公路登上鹿鸣关,再顺着那与河道一同蜿蜒的公路,步行去连山太保镇,我才第一次细细地欣赏了 “关内” 风光,虽然古代过关之人早已远去,但青山依旧在,河水千载流,鹿鸣关的神韵,依旧令人赞叹。想想古代诗文中的鹿鸣关,我们这些后之来者,能够做的,也许就是如何把她打扮得更靓。当然我们更愿意欣赏鹿鸣关今天的美景,因为它早已没有烽火的惊魂。鹿鸣关,不但是它的秋色,就它的春色,它的夏景,它的冬景,也同样的美丽。“关内” 峡谷幽深狭长,九曲十八弯,奇峰入云,千山碧翠。“关外” 天地豁然开朗,关下秀丽的田园风光,新娘般的小城三江,美不胜收。或看三江的奇美日出,或看万马奔腾似的春江水夺关而出……而今建成连南县城的鹿鸣公园,若你站在那开阔的观景台,面对眼前万花筒般的田园美景和千山葱翠,呼吸着带着泥土和花卉芳香的清新空气,也许你会诗兴大发,也许你会感慨万千。从这里,我们还隐约可看到过去三江八景中的 “伏兔春荫” “桂井残虹” “合望西照” “沿潭映月” 和 “仙楼晚眺” 等地方。鹿鸣公园它也成为新三江的一个重要的景观。那蜿蜒的银色的栏杆,在延伸着我们的视线和思考,那朱红、雅致的 “坦然亭”、“清风亭”,在青山翠绿的背景中显出一种火一般的热烈,使我们在这别样的 “清风” 中,情不自禁地享受和感悟别样的 “坦然”……

        凭栏远眺,倚栏沉思,你会怀古而不伤今。而历史的鹿鸣关不会湮没无闻,因为它已留在我们的心里。鹿鸣关早已不再是 “关”,在这个 “天堑变通途” 的时代,还有会发出 “人临湟水谁无病,路入连山总不平” 的无奈之叹?
                                                  
                                                                                                                      [本文作者:成春]

2013-4-9 00:29:24
广西哪里呀?
2013-4-9 18:54:33
风景非常漂亮的景点!关键的一点是免费!
2013-4-10 21:50:02
你知道吗?连南在线曾经一直遇到网络服务器的问题,现在都解决了,使连南在线真正的“再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