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香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我国茶叶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余种。目前,一般以制法为基础,结合品质特点和外形差异进行分类。有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几大类。
绿茶 绿茶的特点是“绿叶绿汤”。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以龙井茶和碧螺春茶最负盛名。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五云山、虎跑山、龙井。茶的品质是形如雀舌,色泽翠绿,香馥浓烈,滋味鲜爽。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四绝,是茶中极品。碧螺春茶产于江苏太湖洞庭东山碧螺峰。茶叶外形像烫过的头发一样卷曲成螺,白嫩的茸毛遍布,叶底嫩如雀舌。 红茶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制法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最出名的当推产于安徽祁门县的“祁红”。它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清亮。香气似果香,又似花香。饮时入口醇和,清爽持久、回味隽厚、味中有香。英国人最爱喝祁红,称它为“群芳之最”。 黄茶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制法比绿茶制法多个闷堆工序。珍品是“君山银针”,产于洞庭湖中一个叫君山的小岛。茶叶芽头茁壮,芽身金黄,紧实挺直,茸毛密盖,长短大小均匀,誉称“金镶玉”。冲泡后,香气清新,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叶底透明。 黑茶 黑茶的特点是“叶色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黄或棕红色”。制法主要是渥堆变色,即茶叶揉捻后,渥堆20多小时,使叶色变为油黑。 黑茶中的佼佼者是普洱茶和六堡茶。普洱茶产于云南省南部。茶性温和,具有药效,可以醒酒、消食、化痰。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诗赞美了普洱茶的香味和茶形,诗曰:“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六堡茶产于广西苍梧县。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和南洋一带。茶的品质是:色彩黑褐有光泽,汤色红亮琥珀色,滋味醇厚,带有槟榔味和烟味。 白茶 白茶的特点是“汤色杏黄”。制法分为萎凋、干燥两道工序。传统的白茶不揉不捻,形态自然,茸毛不脱,白毫满身。福建北部出产的“白毫银针”堪称魁首。它形如尖针,色如白银,芽肥壮、茸毛厚、富光泽。茶味香气清新,滋味醇和。有健胃提神之效,退热降火之功。 青茶 又称乌龙茶。特点是“汤色金黄”。制法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 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上品。它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带宝光,内质馥郁质隽水,胜幽兰之香。茶叶甘醇爽口,鲜滑回甘,富有回味,具有特别的“岩韵”。
中国茶叶分类图 中国茶叶分类图 | 基本茶类 | 绿茶 | 蒸青绿茶
| | 煎茶、玉露 | 晒青绿茶
| | 滇青、川青、陕青 | 炒青绿茶
| 眉 茶
| 炒青、特珍、珍眉、凤眉、秀眉 | 珠 茶
| 珠茶、雨珍、秀眉 | 细嫩绿茶
| 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针 | 烘青绿茶
| 普通烘青
| 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 | 细嫩烘青
|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高桥银峰 | 白茶 | 白 芽 茶
| | 白豪银针 | 白 叶 芽
| | 白牡丹、贡眉 | 黄茶 | 黄 芽 茶
| |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 黄 小 芽
| | 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 黄 大 芽
| | 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 乌龙茶(青茶) | 闽北乌龙
| | 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 | 闽南乌龙
| | 铁观音、奇兰、黄金桂 | 广东乌龙
| | 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 台湾乌龙
| | 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 红茶 | 小种红茶
| | 正山小种、烟小种 | 工夫红茶
| | 滇红、祁红、川红、闽红 | 红 碎 茶
| | 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 黑茶 | 湖南黑茶
| | 安化黑茶 | 湖北老青茶
| | | 四川边茶
| | 南路边茶、西路边茶 | 滇桂黑茶
| | 普洱茶、六堡茶 | 再加工茶类 | 花茶 | | | 玫瑰花茶、珠兰花茶、茉莉花茶、桂花茶 | 紧压茶 | | | 黑砖、方茶、茯砖、饼茶 | 萃取茶 | | | 速溶茶、浓缩茶、罐装茶 | 果味茶 | | | 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猕猴桃茶 | 药用保健茶 | | | 减肥茶、杜仲茶、降脂茶 | 含茶饮料 | | | 茶可乐、茶汽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