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0赞
赞赏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开启左侧

广州大学的学生是这样写寨岗的

某某 2009-3-18 01:40:00

注册帐号,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帐号 微信登录

x
<center>
<center>
<table style="LINE-HEIGHT: 25px; LETTER-SPACING: 2px"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50" border="0">
<tbody>
<tr>
<td width="100%"><font face="宋体" size="3">
<p align="center"><br/></p><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 size="4"><strong>
<p align="center"><font face="宋体" color="#ff0000" size="4">“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亲抚连南情长在</font></p></strong>
<p align="center"><font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 #800080; FONT-FAMILY: 宋体">——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侧记<br/><font color="#008080">侯丽萍 梁文惠</font></font><br/></p></font>
<p><br/><font style="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宋体">
<p>  按照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和校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为深入推进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7月13日至19日,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团委组织50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亲赴清远连南县,开展以“三走进三了解三提高”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期间,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三走进”的形式,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了连南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到国情、社情、民情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p>
<p>  笔者有幸随队前往,不仅目睹了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且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起下到农田帮助农民干活,体验他们的生活,还参与了我们自己组织策划的“游园活动”、文艺晚会,与民同乐。再者,笔者与队友还探访、亲抚了连南的特困生和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我们亲切的慰问。短短的七天,我们情系着连南,如今,半个月过去了,温情仍在。下文是笔者以自身的经历,以侧记的方式,向读者讲述我们“三下乡”的故事。</p>
<p align="center"><strong>“广州的客人,欢迎你们到来”</strong></p>
<p>  7月13日中午12点,没有什么心理准备,我们即便到了连南。“下面应该是连南县城了!”朦胧中,我睁开惺松的睡眼,不知道哪位女同学激动地叫了起来。我们的车刚转过一个山头,在我们向下45度角俯视的方向处,一个小盘地形状的布满建筑物的山坳呈现在我们面前。“到了,这就是连南。”我心里默默的念着,“原来连南是个‘小四川’,还蛮可爱的。”“小小脸盘小娃娃,绿水清山躲怀哈。空中云仙送夏意,唱把山歌拌琵琶。”“小四川”连南让我诗兴突发。</p>
<p>  车绕着山盘旋而下,司机特地让车子缓慢下来,而我们心里却不停的叫急。毕竟,古老的民族欢迎曲从那里传出,连南在向我们招手了。你看,一列列整齐的队伍,乳白色的外装显得高雅而朴素,没有掌声,没有锣鼓喧天,有的是微笑的面容,充满热情和敬意的目光……据说,占连南总人口80%的瑶族同胞,非常好客。</p>
<p>  我们的目的地是连南县寨岗镇寨岗中学,我们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驻扎点,位于连南县城西北,大约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寨岗中学的两位负责老师早已等候多时,车才停下,他们就跑过来:“欢迎你们到来!”客人般的接待,我们受宠若惊。彼此寒暄一番后,两位负责老师引领我们去宿舍安顿。一些当地的学生似乎是好奇,陆续围过来,不时向我们露出甜甜的笑容,好亲切。或许,他们的老师早就告诉他们:“今天将有一大群广州来的客人,他们是来探访我们寨岗的。”于是,我们变成了客人。</p>
<p align="center"><strong>“广州来的大学生要帮咱干农活”</strong></p>
<p>  7月14日,我们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按原定计划,我们50名学生要被分成“下乡小分队”、“义教小分队”、“科普宣传小分队”、“文艺汇演小分队”以及“后勤小分队”五个小组,分别负责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等三方面的工作。但负责人临时改变计划,安排我们全部下田帮助农民收割稻谷。大家获此消息后异常兴奋,拍手叫好。寨岗中学的两位负责老师有点不解,他们哪知道,我们大部分都是城里的孩子,没下过田干活,这可是难得的机会。</p>
<p>  上午8点,行动开始了,在女村委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队服,扬着队旗,浩浩荡荡地步向寨岗镇香车村。正在田里收割稻谷的村民们被我们这支队伍吓了一跳,个个都丢下手头的农活,开始诧异地盯着我们。女村委主任上前跟他们打招呼,操的是正统的客家话,我们一点也听不懂。不过大概的意思是说:今天来了一群广州大学的学生,他们是来帮助你们收割稻谷的。</p>
<p>  很快,我们50名学生都被分散到田里,笔者与另外两名同学则被分到一户只有母子倆在收割稻谷的人家。母亲大约40岁,说的是客家话,对于广州话和普通话一窍不通,我们有点失望。儿子今年读高一,能用普通话跟我们交谈,但很内向,没说上几句就沉默了。于是,我们感觉很难堪:母子倆一个劲在忙活,我们没能怎样帮上忙,话却也不能多说几句。</p>
<p>  局面终于打破了,一位老爷爷加盟我们的队列,声称是儿子的爷爷。老爷爷懂得一点广州话,不过耳朵不是很灵活,好一阵子才弄明白我们三个陌生人来自广州大学,目的是帮他们收割稻谷。老爷爷开始乐了,满脸容光跑过来和我们握手,半客家话半广州话,似是自言自语:“广州来的大学生要帮咱干农活耶!”</p>
<p>  老爷爷一边和我们谈家常话,一边教我们如何抓镰刀,如何摆姿势,我们觉得收割稻谷还真有学问,学得很卖力。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我们50名学生遍布寨岗的农田,一幅70年代知识分子下乡干活的画面再现,老人感动,寨岗的人感动,我们也感动了。</p>
<p align="center"><strong>“老师,我们也要学知识和拿奖品”</strong></p>
<p>  我们在当地人那里获悉,寨岗镇逢二、五、八都是赶集的日子,而且,在赶集的那一天,大部分的农民都会集中于镇上的街道做买卖。负责人说这是个宣传的好机会,布置我们在镇政府门前设宣传摊位。于是,以“游园活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7月15日上午拉开帷幕,大家各就各位。</p>
<p>  宣传是我们这次“三下乡”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文化、卫生的宣传,其中科普宣传是重中之重。为了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真正在寨岗镇向农民传播科普知识,我们决定把“游园活动”的规模变得更宏大些:科普咨询、科普展板展览、科普知识有奖问答、科普知识普及调查与讲解、卫生知识讲座、现场量血压、文字游戏有奖问答……内容应有尽有。300多份奖品,数十本科普书籍,50册卫生图书,我们全派发给参与的群众;相关的科普知识、卫生常识、文化内容,我们一一讲解。汉族兄妹、瑶族同胞,我们彼此交流,笑声如涛;老人、青年、孩子,我们谈今问古,共议天下;叔叔、伯伯、阿姨,我们与其同乐,温情绕绕。</p>
<p>  “我们也要参与!”大家正沉醉于“游园活动”中,忽然一大群孩子拥过来,四、五十个,向着我们,齐声说:“老师,我们也要学知识和拿奖品!”我们一愣:怎么有如此大群孩子称呼起我们“老师”来了?这时,“义教小分队”的同学出现了,我们恍然大悟。五名“小老师”带来了四、五十名学生,加上原本在参与的群众,这一闹,整个小镇都是我们广州大学的“天下”了。他们都知道: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在搞科技、文化、卫生宣传的“游园活动”。</p>
<p align="center"><strong>“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来访”</strong></p>
<p>  转眼到了第四天,有关人士向我们透露,寨岗镇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交不起学费的贫困孩子很多,孤寡老人也不少。于是,我们建议:上午去探访那些贫困家庭,下午就去探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建议很快通过,负责人与镇政府取得联系,拿回了十个特困生名单,我们马上筹备。</p>
<p>  上午,除了“下乡小分队”、“义教小分队”分别负责到各条村庄进行农村人口素质状况、农村科普普及状况、农村综合发展状况问卷调查和到镇里的中心小学开展义教之外,其余的20多名同学被分成五个小组,分赴十个特困生家里探访。探访的“礼物”自然丰富,这是我们之前都准备好的,包括我们发动筹集募捐的资金1500元、大批衣物、书籍、电脑和体育器材。考虑到要向镇里面的两间学校进行资助,负责人吩咐我们拿其中的500元、部分衣物和书籍出来捐给十名特困生。</p>
<p>  学校非常支持我们的“探访”,派了五名老师领我们前往,同学们倍感荣幸。本来要负责调查问卷工作的笔者也不例外,听此消息,立即改变主意,指明要负责探访姓“梁”的特困生。负责人二话不说,举手赞成。姓“梁”的特困生是寨岗中学初二级的学生,一家5口,下有一弟今年念初一,父亲早年因意外事故一直卧床不起,年迈的奶奶也体弱多病,一家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人承担。</p>
<p>  当笔者到达“梁”家的时候,却被“梁”家的房子给吓坏了。比意料之中的更差,用“泥砖”盖成的房子不足四十平方米,只有一个大厅,中间拿木条隔开,右侧再分成两个“小房间”,左前侧是厨房。房子暗暗的,只有一个窗户,透进些许光线,刚好照在“梁”父的手上,他紧紧地窝住我们的手,哽咽着:“自从我卧床不起之后,这间屋子就再也没有什么人踏进过了,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来访!”我们无语,悄悄地向他的儿子递上我们的“慰问金”……</p>
<p>  下午,笔者因其它任务没有去探望孤寡老人,不过从队友归来时的复述,笔者也差不多去了一趟敬老院。“我们为他们量血压、锤骨和打扫卫生时,他们口里念念有词,可是我们听不懂,离开的时候有位阿姨向我们翻译,原来老人们都在说着同样的一句话:‘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来访。’”</p>
<p align="center"><strong>“镇里几十年都没这么热闹过了”</strong></p>
<p>  “三下乡”不知不觉接近了尾声,一场连南与广州、寨岗镇与广州大学同台,总结与道别、感激与支持共存,欢乐与记忆、温情与难忘长在的“三下乡”文艺晚会即将上演,海报也已贴出——“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送温暖情系寨岗”大型文艺晚会将于7月18日晚上8点在镇政府大礼堂举行,欢迎大家前来观看。</p>
<p>  晚会由“文艺汇演小分队”组织编排,“后勤小分队”从旁的协助,以“三下乡”为背景,以传播科技、文化、卫生知识为目的,以大学生亲抚连南温情长在寨岗为线索,凭借着小品、合唱与街舞等10多个节目成功地将大学生青春活力、多才多艺的独特风格表现出来,在寨岗镇政府大礼堂掀起了一阵狂潮。</p>
<p>  当晚,连南县和寨岗镇的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了晚会,我们“义教小分队”四十多名学生,还有他们的父母、邻居以及寨岗镇的群众们,全都聚集在大礼堂,能容纳700人的大礼堂顿时座无虚席。晚会开始不久,由我们的同学与当地中学的几名学生合演的舞蹈《温情长在》,引起了全场观众的高呼,掌声阵阵。此时,观众们有的举起手中的荧光棒,有的拍打着气棒,有的吹起了口哨,大礼堂里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尤其是当一名参与“义教”的李辉同学上台表演时,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唱起来:“李辉,李辉,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一句改编的歌词,唱出了学生们的心声,也表达了寨岗镇所有人的感情,全场为之震撼,晚会达到高潮。</p>
<p>  晚会结束了,笔者负责拍照,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开始出现。舞台上,学生们哭了,我们的同学也眼红了,大家紧紧地抱在一起,彼此说着一些祝福语,难舍难分。观众席上,领导们看着感动了,一脸凝重地笑着;学生的父母们看着也感动了,呆呆的坐着,不愿离开;观众们看着更感动了,心潮滂湃。站在笔者旁边的一名老人却神情奕奕:“镇里几十年都没这么热闹过了。”笔者听了,忘记了按快门。</p>
<p>  温情,在大礼堂升起,在寨岗镇升起,然后飘溢在我们的心间,永远,永远。</p></font><br/>  
<p></p>
<p> </p></font></td></tr>
<tr>
<td width="100%">
<p align="right">&nbsp; (广州大学)&nbsp;&nbsp;&nbsp;&nbsp; </p></td></tr></tbody></table></center>
<cente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center></cent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微信登录

论坛好几天没人发贴了,大家努力顶起来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记得2005年是来了批这样的学生。我挑了几句文章里让我10分敏感的话,大家评价评价。</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据说,占连南总人口80%的瑶族同胞,-------开始无语。</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母亲大约40岁,说的是客家话,对于广州话和普通话一窍不通----------又一次无语</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这一闹,整个小镇都是我们广州大学的“天下”了----------再次无语</font></p>
<p><strong><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镇里几十年都没这么热闹过了”----------精神开始错乱</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唱起来:“李辉,李辉,我爱你------------晕倒了</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舞台上,学生们哭了,我们的同学也眼红了,--------------我也被感动了</font></strong></p>
2009-3-18 01:59:00
<p>呵呵,那时候我也在,大学生下乡了</p>
2009-3-21 01:33:00
<p>几好吖~~~是08年的事情吗??</p>
2009-3-22 01:49:00
如果所有到寨岗的人都能留下美好的记忆就好了
2009-3-25 10:16:00
<p>寨岗镇逢二、五、八都是赶集的日子</p>
<p>2 5 8 10 </p>
2009-4-8 16:46:00
路过....
2009-4-11 14:5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09-7-5 14:38:00
好嫩的文笔~
2011-3-9 00:49:23
2011-3-9 02:58:49
12下一页
你知道吗?连南论坛阳光女孩都很漂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