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帐号,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帐号
x
本帖最后由 曾小曾 于 2011-4-9 19:04 编辑
连南八排瑶耍歌堂。
城市建设与扶贫移民并举
连南另一特色就是城市建设与扶贫移民一起抓,一面推进城镇化进程,一面加快扶贫开发移民村建设,如此“双剑合璧”既能改善民生,又推进了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步伐。
按照“绿色产业强县、瑶族文化圣地、休闲品质之城”和“幸福瑶山、丽质连南”的定位,连南大力推进“城镇特色化”进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县建成安居、康居、乐居,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为抓好全县的整体规划,连南去年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对全县的城区总体规划进行局部修编;认真落实宜居城镇的规划理念,抓好县城宜居规划工作。着眼中心城镇建设,全力把三江镇打造成宜居城乡示范城镇,实现城镇一体化;近年来,连南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自然村公路新建和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加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力度。全面启动打造新村寨试点工程,今年规划建设大古坳、连水和城西三个新村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落实保障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生态村寨、幸福家园”建设进程。如今的连南在政府多年努力下城市变漂亮了,农村变干净了,切实提升了宜居品位和城乡居民幸福感。
在“城镇特色化”中,连南还结合“扶贫移民村”投入巨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要求建设具有浓郁瑶族特色的宜居新村庄。
据了解,连南计划用5年时间,以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分散搬迁、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将连南全县高寒山区及居住在不具备生活条件地区的3278户群众分期分批搬迁到全县8个移民新村。移民新村外观设计将着重体现瑶族民间建筑风格,并在村内配套建设功能齐全的民族博物馆、民族风情表演场、民族特色饮食以及民族特需品市场等设施,把移民新村打造成具有排瑶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村寨,使之成为民族风情旅游新景点,实现移民群众“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经过一年多建设,在连南县城的首期已交付使用。三房两厅两卫一厨,家电齐全,这就是记者走进移民新村贫困户家看到的情形。建设世界瑶族文艺之都
“游客来到连南就让他们吃、住、玩、购物都能感受到瑶族的特色,并通过旅游带动连南各方面行业的发展。”这是连南政府部门常常强调的话。去年该县共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按照“特色立县、文化强县、旅游富民”思路,今后连南将围绕“聚精会神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一心一意建设旅游专业县”的目标定位,举科学发展之旗、走民族特色之路、建美丽和谐之家,争取实施《连南路径广东省民族文化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县规划》,致力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用5年时间建设成为“绿色产业强县、瑶族文化圣地、休闲品质之城、世界瑶族文化艺术之都”。
对于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堆头小的连南而言,特色旅游业成为加速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平台。“民族文化旅游是连南最大的“潜力股”,资源的利用关键要产业化,而产业则要资本化。”崔建军介绍,按照“工业园区化”部署,我们以旅游业为载体,通过形成“政府、媒体、创意和投资商”四个机构“一体化”的模式,与珠三角产业进行对接,运用创意资本工具发现价值,进而吸引金融资本投资,最后发现、创造、实现连南价值。
目前连南初步完成了旅游产业集群战略发展规划和营销规划,“广东省瑶族文化研究基地”成功落户,旅游专业县建设条件得到不断完善。通过挖掘、推广瑶族特色旅游业,吸引商家前来投资,去年两个投资均超10亿元的“九寨一湾”温泉小镇和音乐城项目将引爆连南旅游市场,在未来连南的特色旅游将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来源:清远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