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光客 于 2011-4-27 12:55 编辑
广东连南瑶族民间有句"沙瑶妹(少女)爱绣花,不会绣花找不到婆家"的俗语,可见刺 绣是瑶族妇女特有的一种传统手艺,它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这里的瑶族服饰刺绣是用手工在靛蓝色的布上进行挑制,反面挑花正面看,但瑶族刺绣图案纹样多以几何形为主,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这里的瑶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瑶家祖祖辈辈以口述手传的方式传承瑶族服饰刺绣工艺。通过挑花刺绣纹样通过叠加、去减等方法,变换出许多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如日、月、山、河流图纹,鱼纹、牛角纹、龙角花纹、松树纹、马头纹、小鸟纹等和象征皇权的盘王印等图案。
瑶族服饰刺绣以大红或深红的绒线为主调,再用以黄、白、绿、蓝、粉红丝线作镶边,与底布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衣裙、背带装饰得很精美鲜艳。挑花刺绣艳丽多姿, 富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特色。
广东连南瑶族的服饰分为排瑶服饰和过山瑶服饰两种。
排瑶的服饰分为:东三排的三排—油岭服饰、南岗服饰、横坑—大麦山服饰;西五排的军寮服饰、大坪—大掌服饰、香坪服饰、金坑服饰、盘石—七星洞—涡水六联服饰。
过山瑶刺绣工艺多采用十字绣变换出各种物象形纹,花中套花,把服饰装点得十分精美。
鲜艳华丽的瑶族服饰,充分表达了广东连南瑶民追求美、创造美、爱美的情感和对祖先的怀念之情,每到农历十月十六,瑶族的"盘王节•耍歌堂"的盛大民间民俗活动中,为纪念祖先、欢庆丰收,瑶族人都会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光艳照人的刺绣盛装参加活动。这套盛装每人一般只有一套,一生大都只穿三次,如婚礼、参加民间盛大耍歌堂活动和人去世时穿着入土埋藏才穿上这光彩照人的盛装。因此,这里的瑶民把穿戴刺绣服饰象征着无论在人间或天堂生活都一样五彩缤纷、幸福美好。所以连南瑶民对刺绣盛装十分珍惜,保管也十分好。
二、分布
广东连南瑶族刺绣工艺分布在连南县八排瑶地区:三排镇(含南岗)、 大麦山镇、涡水镇、大坪镇、香坪镇(含盘石)、三江镇(含金坑);
广东连南县过山瑶地区:寨岗镇的三联乡、白水坑乡、板洞乡,大麦山镇的白芒乡、黄连乡、上洞乡等地。
三、品种
连南瑶族的刺绣常运用于服饰中,刺绣的品种有女绣花三角巾、女绣花头帕、男绣花头巾、男披肩、绣花衣领襟边、绣花衣、绣花腰带、绣花袋、绣花裙、绣花脚绑、儿童绣花帽、儿童绣花马裤等十多个品种。刺绣的图案纹样有有象征皇权的盘王印,也有动植物,如:马头、龙尾、龙眼、鸡冠、小鸟、百花和树木纹等刺绣图案纹。还有大自然如山河、日、月、原野等和粮食"麦"的图案。
1、三角绣花巾:是盘石乡、涡水镇的六联乡、七星洞乡等地瑶族妇女戴在后脑上的装饰品。美观而别有风韵。
2、盘王印绣花头帕:是中间用白绒线绣出的盘王印,其余用红绒线绣成,再配上银 鼓、银牌、银铃,即代表盘王印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象征美丽和富有,是连南排瑶每位已婚妇女头上戴花头帕。
3、绣花头巾:是瑶族男子戴在头上的头巾,在头中红布上的两头绣有花纹,为红头巾。
4、男披肩:是瑶族男子披在肩上的装饰品。排瑶男子的披肩因地区不同而各异,油岭乡、三排乡的男披肩用两块盘王印刺绣图案拼接而成,并装饰上银牌、银鼓、银铃;大麦山镇、南岗乡等地的男披肩直接在上衣的背面上装饰银牌、银鼓、银铃,象征着瑶族祖先盘王的威严和富有。
5、绣花衣领:排瑶妇女喜爱在衣领上镶一块绣有龙纹和八月花的布,起加固领口的作用。
6、绣花方巾:排瑶妇女在上衣的背面紧靠镶衣领下方贴一块绣花布起装饰作用。
7、绣花衣:是排瑶妇女的盛装上衣,长约 1 米,衣领襟边、上下背面、袖子都绣马头、龙尾等花纹,镶边考究十分精美,象征富丽美好的生活。
8、女绣花腰带:是排瑶妇女围在腰间的带子,为白色,带子两端绣有花纹并打上66 条穗,穗上串有铜钱或珠子作为装饰,表示五谷丰登。
9、绣花袋:以龙纹和麦穗图案为主,袋子排瑶称之为"种袋", 为了美观妇女们在袋子上绣花,排瑶称之称之为"龙种袋",现翻译为绣花袋,象征过上平安和富裕的生活。
10、绣花裙:绣花裙因地区的不同而分为百褶裙、筒裙、A 字裙、短裙等。一般长约 60 厘米,费时较多,其花色图案复杂多样,多以动物图案为主题,常常是画中有画,其设计之巧妙、色彩之绚丽令人叹为观止。亦可作为婴儿的襁褓起保暖、避邪等作用,被 誉为"百宝裙"。
11、绣花脚绑:绑在腿上的裹脚布,为黑色。绣有鸡冠纹或龙尾纹、原野纹等图案纹样。
12、绣花背带:用来背小孩的"丁"字形背带,上为白色土布、下为黑色土布。在三排乡一带瑶族妇女喜欢用白线绣上花纹,加下端打有黑白相间的穗花显得古朴浑厚、美观大方。
13、儿童绣花帽:儿童戴在头上的帽子,为了美观,排瑶妇女绣上花纹以装饰再吊 上铜铃和银铃。这种帽子不仅美观、保暖,而且起着"避邪"的作用。孩子戴挂着十至十二枚铜钱和九颗银银铃的帽子,即使在大山森林里丢失了,随着铜钱和银铃发出的声音也较容易找.
14、儿童绣花马裤:在儿童穿的裤子上绣上马头纹、原野纹等花纹作为装饰,排瑶 称为"儿童绣花马裤"。象征着长大富有骑马的寓义。
四、瑶族挑花刺绣的针法:
1、在反面挑花图解中,横竖格子表示绣布的经纬纱线。
2、瑶族挑花刺绣的针法大体分为六种:
一是十字挑:这种绣法实为十字绣,用在瑶族的刺绣的大花纹图案中。十字挑分两种:
①、在密集的十字针脚中适当空针,即可显出实地空花的图案,有的还在空花中补上黄、 白、绿色大花纹,形成多种大花纹的组合图案;
②、"担旺麦":此种绣法常出现于三排乡、油岭乡、南岗乡的绣花袋中,在正面挑花。
二是斜挑:这种绣法一般用在原野纹上,有长斜挑与短斜挑之分。
三是平挑:这种绣法按布料纱线的经线或纬线,用近似网绣的方法施针,反面挑花正面看,可以取得精致细密的效果,甚至可以取得正反两面都完美的效果。排瑶刺绣图案多用这种绣法,如至高无上地位的盘王印、美丽的姑娘纹、龙角花纹、鸡冠纹、小鸟纹、扇子纹、 蛇纹、龙尾纹、森林纹、牛角纹、桥梁纹、雪花纹、双小鸟纹、树木纹、小草纹、马头纹、 双马头纹、日字纹、半圆花纹、松树纹等都属于平挑。
四是锁边:这种绣法一般用在衣领、绣花袋、小孩绣花帽的边缘上。
五是结绳:这种绣法一般和锁边一起用,起装饰作用。用在绣花袋、小孩绣花帽的边缘上。
六是滚边:①、在绣花裙的末端滚上红、白、黑边,起装饰、加固作用;
②、在绣花裤的末端滚上蓝、白、红、黑边,起装饰、加固作用;
③、在绣花三角巾的末端滚上蓝、 白、黑边,起装饰、加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