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0赞
赞赏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开启左侧

连南板洞过山瑶的由来

天上人间之威 2009-5-9 13:20:00

注册帐号,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帐号 微信登录

x
<font face="Verdana">神奇的板洞山之第一回<br/>&nbsp; 千百年来,板洞山是一座原始森林。山上长满松、桐、樟、石斑木等杂树,四季常青,终年苍绿。还有翠竹,灌木参杂生长,昌荣繁茂,遮天蔽日,是苍鹰、大雁、以及果狸、山猪、黄猄、蛇类、五爪金龙、芒鼠、穿山甲等飞禽走兽的天然乐土。这里又是长满土党参、茯苓、七叶一支花、黄栢、生地、天冬、玉竹等等天然草药场、板洞山下还有为数不可观的铁矿藏。板洞盆地是一座3000多亩的田庄,分别由正坑、鹿庙坑、白芒坑、黎公坑等山沟集水进入板洞,农田用水足足有余。<br/>&nbsp;&nbsp; 明末清初,这里原属广西梧州管割,称为怀集县板洞乡。由于山高皇帝远,两广边陲地,这里成了土匪、惯偷、流窜犯、恶棍强梁聚众的独立王国。当时,板洞田垌建有青砖琉璃瓦园林式的庄园,主人原为姓陆、陈的广西人,他们在这里开设赌馆、商店,驿站,专门收留网罗社会残渣,从事赌博,嫖娼、贩毒、拐卖人口、盗窃抢劫、打家劫舍等勾当。害得四方百姓惶惶不可终日。由于他们盘居一方,便雇请劳力开辟了板洞为农田,租给寨岗、怀集、连山人耕种,逐渐形成乡村。并成了农副产品土特产的集散地。就如大龙山牛拦圩一样,两省边民也常把农产品拿到这里交易,换回一些食盐、农具用品。<br/>这时,陆续有瑶族人迁至板洞山下的菜坑、塘甸等地定居。最早迁来的赵姓瑶胞,从湖南宜章迁入乐昌,由乐昌至梧州,再由梧州迁至菜坑。至今已是17代,300多年,发展到200多人。第二批迁来的是莫姓,从广西梧州迁来,至今为第8代,150多人,第三批迁来祝姓,从湖南蓝山迁来,100多人。其余迁来的还有郑、邓、盘姓等瑶族家族。他们都是过山瑶,以菜坑、塘甸、板洞为发展地。以后分枝生叶,便向山联山区搬迁。现在山联乡的过山瑶就是板洞瑶族的子孙。<br/>那么,板洞是土匪猖獗之地,为何会落在瑶族人民的手里??板洞瑶族老人所讲(介绍),这些讲起来还有点神话色彩。<br/>原来,过山瑶民族在长期的过山游猎、到处漂泊的艰难岁月中,他们的先民广取民族民间杂艺之长,集九流三教于一身,作为民族生活、生存的防身本领。诸如风水地理,占卦卜算、南巫道教、气功武术、神医幻术、隔山点穴等,祖辈相传,每人都有一、二道功夫,十分了得。至今,瑶家还有相传的所谓“歪门邪道“的能人。比如千斤鼎,跑着的汽车,他能使车停下。有人还可以施法让人魂魄游地狱。有人即刻之间把千里之外的物品调上自己的身旁,还有人坐在家里掘指一算,便知今天有何事情发生等等,真可谓神奇莫测,不可思议。但是这些道术,师训有规,只能防身,不可便用随之害人。<br/>且说过山瑶定居菜坑、塘甸以后,常遭受板洞土匪的骚扰偷抢,耕牛被盗,妇女遭辱,肥猪被抢,连人也遭受绑架,要拿钱去赎人,要是无钱去赎仅遭杀害。这引起了瑶家的公愤,决心要惩罚一下这批恶妖厉鬼。<br/>一天,一位叫邵如龙的师爷到板洞圩卖药材,所得之钱被土匪当场抢去一大半。如龙师公忍无可忍,决定作法赶跑这些瘟神。他把钱剩的钱买了一只生公鸡,买了些香烛,回到分水凹路山,用自己所授的法术,念了些天经,即把鸡头斩下,埋在作法的场地。那鸡身劫飞上天空,一声呼啸,飞到板洞庄园大赌场,啪啦一声掉在天井里。当时,屋主和赌徒们大吃一惊,说不好,瑶胞用法术来害我们了,此地不可久留也,说来真的灵怪,事后,这圩上的人十日死一个,半月三旬死一双,吓得他们胆战心惊,赶快逃命。在搬迁之前,妄图在捞一把,便把田地,山林卖给瑶胞。纷纷迁逃,有的迁回广西,有点的迁向连山,有的迁回怀集,全作鸟兽散。从此,板洞成立瑶家的地方。那是瑶族先民用钱买下的地产。(更多精彩请看下回)<br/></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微信登录
你知道吗?连南在线的历史可以追朔到2006年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