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0赞
赞赏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开启左侧

连南板洞过山瑶由来第二回

天上人间之威 2009-5-9 14:40:00

注册帐号,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帐号 微信登录

x
 
<p>&nbsp;&nbsp;&nbsp;&nbsp; 然而,板洞这个特殊环境,赶走了猴子,又来了马骝。在旧社会时代,山高皇帝远,土匪一直把这里当作联络点,经常出没此处,瑶胞虽然买得这方土地,却无法在此安居乐业,为了保住这块地盘,瑶家在这里建了一座庙,命名“卜鹿庙”(至今建在),用木头雕塑了六位神像,分前厅和后厅,座镇板洞山,并铸有一座铜钟,记下板洞的历史。可惜在1985年大炼钢铁的风潮中,庙宇被拆,火砖用于砌成小高炉,铜钟也被碎尸万段,仅有一点陈谷子烂芝麻的历史资料也被推进小高炉化灰上天去也。</p>
<p>由于当时土匪盗贼还在板洞山流窜,瑶家人不敢上板洞造房定居,只有住在菜坑、塘甸,种在板洞,所以早出晚归耕种板洞山东田地,开发板洞山场,种下一批一批的杉树。然而,当时板洞交通闭塞,种下的杉木也只有平时建造房子和做家用外,根本运不出外山当商品交易。后来,山外的汉人在铁屎平、回龙挖矿炼铁,瑶胞可在板洞砍些柴烧成炭,等于九牛身上拔一毛,把森林杂木烧成木炭,换回一点经济价值。而板洞农田,成立瑶家的粮仓。人们虽然早出晚归,土耕土种产量很低,但时人口不多,日子也过得去。如此,瑶家把板洞当作自己的家业、好生经营,加强防范,从晚到清又到民国,均无多大的发展。解放前期、板洞成了地下游击队即北江支队的一个活动点。他们借助这里的特殊环境,时聚时散,开展宣传活动工作,组织武装斗争,惩罚附近土豪劣绅和恶霸强梁。得到广大瑶族群众的支持,土匪强盗逐渐消失。瑶家才逐渐的从菜坑搬迁到板洞建房定居,直至新中国成立,相安无事。</p>
<p>板洞成立瑶家的天下,人民当家作主,生活自然蒸蒸日上,可是,由于计划不周,板洞也遭受主观主义的分割,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损失。1958年,在大炼钢铁大跃进的乱砍乱伐风潮中,上级调来一批砍伐大军,把瑶家祖先种的杉树几乎全部砍伐掉,这些杉木比水缸还粗,算年轮,150年,多好的木材!!可是因没有公路,运不出山。全部堆在山上水淋日晒,腐蚀风化,几乎全部烂掉。到60年代,瑶胞想方设法,在山上锯板,产去几乎寸厚的腐蚀层,里面的木质还拟黄金金光闪亮。但是毕竟人力有限,开出的木板仍然难于下山,自己又用不了那么多。终究还是报废了很多。如果留在今日,那么大一笔财富?可想不知有多少瑶族子孙坐上宝马了呢?</p>
<p>板洞毕竟是块资源丰富的风水宝地。尽管杉树受损失。而且农田的改造增产增收,药材的开发,飞禽走兽的猎获,农副产品的收入,使当时仅有500多人的瑶族同胞过都风风光光。他们的祖先付出的心血代价,创下这番事业。他们坐享其成,过上了好日子、、、、、、、、、、</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微信登录
你知道吗?据不完全统计,连南在线会员当中mm所占比例超过45.55%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