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连南55 连南人文 查看内容

古老的排瑶服饰

作者:连南55 2023-4-4 11:11 865人关注

在“史无前例”的年代,有人提出要“破四旧”,强行威逼瑶人改装汉化,遭到了要瑶族群众的强烈反抗......

当你第一次走上排瑶,你会感到回到古老的社会,或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因为排瑶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装束。

先讲头饰。排瑶男女老少留着长头发,盘结头顶成圆锥形。为了美观,他们的发髻上,缠上红绿、黄色的绒线,再扦上一至三支锥鸡尾,耳吊钻、银制的耳环,脖子上套一至数个项圈。这是一般男女共同的打扮,外人不细心很难区分男女。早些年就发生过这样的趣事:两个男瑶胞到广州开会,宾馆服务员误以为他俩是女同胞,想安排他们去女生宿舍住宿,闹出笑话。

其实,男和女的头饰装束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男界裹的是红头巾,一大多长,把头顶缠成个大磨盘似的;扦的鸡尾是宝剑似的,显得非常威武。而女界裹的是绣花头帕,头帕里还缠有玉钜形的“白木通”(一种海绵状的树蕊),或“串珠”;扦的鸡尾是白色柔软那种绒毛;扦有银簪或银钗,山花等装饰,显得十分秀丽端庄。不过,凡是披有头帕的女性,是结了婚的标志。未婚姑娘头上是不盖头帕的。有些瑶排,结了婚的妇女,头顶竹壳木版“小楼”,佩戴各种银牌铝钗,负担很重,更显民族特色。


除了头饰,项圈,妇女们还戴铝制或铜制的手镯,有钱人家的妇女还戴玉手镯。孩子们还戴铁制、铝制的脚钜,表示吉祥之意。

再说服装。排瑶不论男女,皆穿无领无扣开胸的琵琶襟衣。这种襟衣宽大兼长,穿在身上,叠于胸前,再用一丈多长的腰带缠于肚脐。下穿短膝盖的宽如水桶的“水桶裤”。这种服装是特制的粗纱棉布。染上蓝靛色、咖啡色、棕黑色等色泽。布质坚实耐用,加上衣边贴上花边或白布边,显得美观、纯朴、独具瑶族风彩。男女服装也有明显的区别,男界缠红腰带,女界缠黑色或白色腰带,一目了然,由于他们穿的是“水桶裤”,膝下即打脚绑,脚绑有白布、黑布、黄白花浦布,从脚踝缠至膝头,与裤脚相接。他们过去皆穿草鞋或布鞋,现在多数人穿胶鞋或解放鞋。不论什么鞋都是买的,瑶家妇女虽会绣花,却不会做鞋,大概祖辈都没有做鞋的习惯,直到现在尚如此。

 


除了上述平时装束,排瑶还有节日盛装如“嫁装”,一般在出门、节日时才穿着。这些盛装皆刺绣图案花纹,粘工巧艺,五彩缤纷。同时还配统裙、围裙和披彩色披风,五颜六色,图纹各异,闪光夺目。披风上吊满金属造型的铜鼓、铜牌、铜锣、金龙、白马、麒麟、凤凰等等。头上也加戴金花银簪,铜牌锣鼓,走起路来金光闪烁,舞蹈起来叮当有声、这种盛装,男界自备,女界即“嫁装”,从外家带来归各人终生受用。到了百年归寿,即带进棺材。

 


平时,瑶家随身带的装备还有:男界鸟枪、兽皮袋(装火药、散物用)、尖咀柴刀三件宝。

关于排瑶服装,在“史无前例”的年代,有人提出要“破四旧”,强行威逼瑶人改装汉化,遭到了要瑶族群众的强烈反抗,没有得逞,如今一些参军、读书回乡的瑶胞,还蓄发、畄装,穿回瑶族的服装。什么原因?实在是生活环境所需。因为他们生活在深山大龄,从事植树造林、打猎、耕山等山地劳动,经常爬山越岭,披荆斩棘,裹头巾即不怕芒叶、荆棘破头颅,穿短裤即便在崎岖路上行走,打脚绑即防止毒蛇、山蚂蟥、山上流石袭击脚棍。所以,现在除了一些年轻人上街赴圩改穿汉服之外,中年以上的人,还穿瑶服。尊重民族习惯,民族精神的人,就不会做出违反民族政策,伤害民族精神的蠢事矣!


关注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连南历史


来自: 连南瑶族风情录(送审稿)

全部回复(0)

你知道吗?连南在线有连南20多个QQ群组让您加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