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0赞
赞赏
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
开启左侧

城镇化进程:县政府组成专项小组整治脏乱差,最近开始“严打”摆地摊的了

常乐 2010-7-29 13:55:49

注册帐号,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在线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帐号 微信登录

x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严打起来。今天在连南三江朝阳街还有三排街严打。。。城管拣了4大车走鬼(摆地摊,因为无证无牌经营,所以见到城管就会拉着车跑,电视看到的那种)的东西,工地的手推车也不坚决不放过。。现在几乎天天都去。。。



相关投票:【投票】你对政府实施的城乡清洁工程是否满意   连南在线 友情提示  2010.07.30

老盘
2013-3-30 01:51
本帖讨论内容很丰富多彩,引人深思。所以给与精华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微信登录
哎 ······那些头头脑脑整治脏乱差也不是错的,在加大打击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提供一些平台(固定摊位或者是小蚤市场)给那些没有太大能力租用铺位的百姓 他们的生存权也是很重要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29 21:26:06

对于百姓的生活方面应该也会有一点影响吧,比如有的买菜做饭,本来到门口不远就可以买到了,现在买菜和卖菜的又很多又是老人……

现在非得跑到市场里。而那里的价格又比外面的摆摊的贵。。

哦,这个还牵扯到一个问题。买卖公平问题,很多在菜市场卖菜的大多数交税的,因此价格方面又比较高,相对的摆地摊的就低一点,老百姓也喜欢去便宜的地方。这样对市场里面的菜农又显得好像有些不公平。。。

怎么办好呢?
   

2010-7-29 21:36:38
回复 yovi 的帖子

现在物价那么贵..对于低层老百姓.政府应该想办法解决才是.解决民生才是大事.做些表面功夫有什么用..把人家生活的来源给没收了.不是要人家的命吗...如果能有补贴是最好的..YOVI有米也可以拿出来补贴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0 09:59:00
回复 martin 的帖子

你说的大部分人不便是指?
现在是面临一个问题主要是指:驱逐了乱摆乱卖了,势必会影响社会稳定,不驱逐,对市场里卖的又好像不公平,而且还影响市容市貌。
   
2010-7-30 18:55:39
其实还有一个点:把街边的乱摆乱卖的都驱逐了,让他们都必须去市场那里摆卖。。连南的市场好像没有几个,那么带来的后果会不会这样:大家都涌入市场,那市场的摊位出租价格肯定会水涨船高,那带来的连锁反应是,物价上涨!再带来的连锁反映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艰辛,然后直接就影响百姓生活的幸福感下降,那么直接的后果就是降低社会稳定,贫富收入差距就更大了!

这个问题大家想过没有??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0 19:12:39
从乱摆轮买如此盛行,说明需求比较大,也 就是说百姓对于那些摆地摊的需求很大,换句话说,政府单凭禁止表面看起来很整洁平静,其实,由于需求旺盛,乱摆乱卖想象风头后肯定照样出现。说明驱逐也许会治标不治本。我觉得堵还不如疏.

既然市场有这个需求,百姓希望就近买到自己生活必需品,那么政府可以在县城人口较密集地区周边规划多几个地方让他们摆卖,相关的优惠政策也跟上了,那乱买乱卖现象应该会少很多,而人们生活秩序也可以照常进行。买卖双方都高兴,买卖地方集中了,政府也方便管理,税收又可以增加,更重要还得民心。何乐而不为?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0 19:18:11
回复 yovi 的帖子
有妥善安置的情况下整顿市容怎么会影响社会稳定 市场竞争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更主要的是乱摆乱卖严重制约了我们的城市化进程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0 19:26:01
回复 我来也 的帖子
可是,连南县城地方本来就很小,加上近些年政府征地也征了不少去了,剩下的估计都是农业保护地,如果是商业地带或者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建市场,那么地价肯定很高,那带来的也肯定是摊位会比较贵。

还有一个问题也无法改变:比如卖菜的,本身利润就很低,只能赚点零用钱的,如果还要搞租摊位,那肯定没有几个人肯去租了……

   
2010-7-30 19:28:56
回复 martin 的帖子
老兄,又要和你辩论了。晕了。。哈哈

现在问题就是安置问题。这个问题并不只是我们连南出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
按照别的地方经验,只有一个地方的平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了,百姓普遍买得起更高价格的的东西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比如,大城市普遍收入比山区的高,那么他们买青菜几块钱一斤也舍得买。可是在连南,有几个人能吃得起几块钱的青菜??

想要价格不上涨,那么就要控制菜农的成本不上涨。目前看来地摊的0成本是最低的,所以连南老百姓的生活消费水平才有现在这个价格。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0 19:35:15
回复 yovi 的帖子

现在问题就是如何找到安置的方法。当然最好的办法是类似网店那种。百姓在家里或者自己家里门口卖,可是菜农大部分不是住县城的,而且很多对网络是空白,何况很多卖菜的还是老人家呢!也说了,难道有人买一两斤菜了,菜农还要送货上门?感觉又好像不是很行。如果是买的上门拿,可菜农都不在县城住,那不可能为了买一斤白菜跑到几公里的地方买。。

   所以,这个方法过于理想了!头疼啊。加上山区的消费模式都是实体方式,别说连南,就是大城市现在还是主要是实体经营模式。

2010-7-30 19:37:17
回复 yovi 的帖子


    街道上乱摆乱买导致的混乱起码会影响甚至阻碍到政府对街道的规划跟发展   拖沓的交通环境怎么能够提升速度 最起码也是影响效率呀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0 19:57:39
回复 martin 的帖子

       从这个角度看,确实是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老的街道更容易看到你说的效率问题。

       不过,我们也看到很多百姓都是全职摆地摊的,所以很多一家人都是做那行,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可也足够维持日常生活开支。关于这一点,我想如果身边有朋友或者自己家里有人摆地摊的最能体会了。

      如果强行驱逐禁止了,那么他们势必要面临转业或者再就业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解决渠道,又面临一个就业压力问题,如果也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性。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摆地摊很多是老人家,而那些老人家往往又是没有社保的,他们的年龄和能力又只能做那些小本生意甚至是0成本生意维持日常生活。

      城市化进程是好事,可是如何在进程过程中不以牺牲那些低收入人去或者普通老百姓利益这个我觉得应该值得考量一下。

      连南商业街,摆地摊比较集中也恰恰是在那些老街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大家说,怎么办好呢?   








2010-7-30 20:09:31
回复 yovi 的帖子

我不知道你有多少年没在连南了  连南的街道准确来说 真正意义上的摆地摊很少  大多数是买菜的干活 乱摆的很大比例是那些商铺占用街道  你不能只归类到摆地摊 从这些情况也可以出连南经济发展的模式还是很低层次的 很多在其他地方适用的方法在连南不一定适用就像我们连南这个样子跟朝鲜比起来 我们也能自嘲的说我们还是算发达的
    我们连南的活力是很低的 这个是谁都逃避不了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0 22:43:50
回复 martin 的帖子


    额,最近两年很少在家,过年回去初三就下来了。所以,最近些年对连南是缺少了解了。
在我印象里,大概有几条街是比较多摆地摊的,而且很多是,菜,肉,水果,还有就是你说的铺面占用类型。

具体是,南门桥上制衣厂那条路两边摆地摊最多的是肉菜类,因为从制衣厂和穿珠厂下班的大多数经过那里,而且也有不少的员工在商业城周边的农村地区租房子。加上商业城要买菜肉类食品主要还是要去那里。要么就去老桥头那边。

老桥头最多摆地摊的,特别是集市日的时候,很多农村的农民都拿自己家里养的鸡,鸭等家禽类去老桥头那里卖,而很多是农村瑶族同胞。还有,老桥头那水果地地摊不少,逢年过节更加多。

老桥头转角上去点,那里也一个菜市场,不过市场里面很少人摆卖了,大部分都摆到街上了,还有直接就租下路边的铺面专门用来放东西卖。老桥头的市场应该是很多百姓去的地方,东西多,特别是鸡鸭鱼类比较畅销。

沿着那条路直接上,都是摆地摊的,也大部分是蔬菜,到了老街3岔路口的时候,转上往三排街方面,一条路大部分是水果和日常生活用品。所以那条街也叫水果街,当然也是卖衣服最多人去买的地方。

到了百货城东小学那里,那里也是一个小的菜市场,当然也不少水果。一直到人民医院左右才少很多。

城西市场那里也是一样,大部分都喜欢直接摆路边。。


在节假日的时候,摆路边是最多的,基本上每一个三岔路口都有人摆卖。


现在夏天了,估计水果类是最多人摆卖的,其次是蔬菜,再其次应该是路边铺面占用。


以上是我以前的旧印象,现在有没有改变就真的不是很清楚了。
2010-7-31 01:05:50
如果说有钱,谁想去摆摊,解决走鬼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的衣食后顾无忧。不然的话,整治的了一时,拯救不了一世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1 03:53:38
我一般都会去地摊上买点青菜什么,不是贪图他便宜什么的,而不是不忍心看到那些老人,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总是在那里摆摊,谁的家中无老人,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谁会让自己家中六七十岁的老人出来饱受风吹雨淋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1 03:56:26
无所谓的对与错,小摊小贩确实影响市容,如果可以的话,我也不希望见到这情景出现。但是现在很多底层的人,都是靠着那个小摊子养活的一家子的人,当市容跟生存比起来,个人认为,应该先解决温饱问题,才去想市容市貌的问题,先温饱都解决不了,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7-31 20:13:24
回复 的帖子

是啊。那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既能解决温饱又不影响市容。
   
2010-7-31 20:25:32
这个要看政府了,如果政府不是老是惦记着吃喝玩乐的话,其实这应该并不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2010-7-31 20:28:00
回复 的帖子
那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呢?
连南是一个偏远山区,山连山,特别是瑶族地区,不同于沿海发达城市,就连县城也是几年才一小变,何况更偏远的农村地区了。
感觉发展最飞跃的应该是90年代,那时候用水泥砖房代替泥土房。现在2010都快过去了,个人还是找不到有那个现象让人看起来是比较明显的跨越式进步。难道是单车变摩托?还是黑白电视变彩色电视?


   


2010-7-31 20:48:34
回复 的帖子

蓝说的我很同意!某些其他的地方的领导就是这样想的,反正最多也就做几年就会调到其他地方的,加上又不是自己家乡,管他那么多。。只要表面的政绩搞好了就好!
   
2010-7-31 21:40:17
靠山吃吃山,靠水吃水。连南贫困不是拿一句山区就可以解释原因的。
连南的政府给我一个感受,似乎接受救济太多了,习惯了,没钱的时候有人来送钱话。
无论是学校还是城建都有别的地方资助,导致思想上不思进取。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8-1 02:41:01
一定程度上也许是对的。不过我们也看到最近这些年,由于省的对口扶贫政策,比如顺德对接连南,才有了现在的顺德广场和广场周边的繁华,也是因为有了顺德的资助才有了三江中学那么漂亮的学校,关于对接扶贫我个人觉得还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我也同意你说的,不管是救济还是资助这些都是外来帮助,最重要的发展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农村地区就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特色,大杂居,小集居。也就是东一个村落,西一个村落,一个村子很多又只有十几户甚至是几户人家。当然这个有一定的历史和地理原因。比如国民党时期为了逃避国民党的迫害而越迁越山越偏僻;地理的比如耕地或田地相对不集中,也因为不是平原地带所以没有办法集中,那农民为了土地和耕地,只能分散去别的地方安家落户。 历史我们就不看了,看现实吧。在山区如果不种田不种地,那可是饭都无法开的了。然而现在肯在家耕田的年轻一代太少了,因为耕田辛苦又赚不到几个钱,可又无法类似其他地区,可以集中土地实现机械化种植。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问题可能会比较突出。。 所以大部分农民在家也养点鸡养点鸭逢年过节摆地摊卖点小钱,用来供自己子女读书或者改善一下生活水平…… 这几年政府也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相关产业了,瑶族文化也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靠山吃山,是不是指种树卖?靠水是指山水自然风景吗?

2010-8-1 18:55:24
摆地摊是贫苦小商贩的无奈选择,试问有谁喜欢冒着寒冬酷暑,风吹日晒的站在大街上?还不是为了生活,为了温饱!人民公仆们能体会的到吗?
1

查看全部评分

2010-8-2 13:25:46
回复 DZL80 的帖子

这个我同意!如果解决问题不站在大多数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立场想,那当然会有所疏忽和不够顾全的。
现在也许县城本地人会觉得很好,可是仍然会有不少人会因此而面临更难的生活!

现在的穷人,再怎么穷也比过去好很多,这个不可否认!但是,相比全国或者广东省的平均收入水平来说,连南绝大多数地区仍然是属于较落后,收入较少的低收入阶层。。因此他们也发现他们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大城市1年1小变,3年一大变。而连南呢?3年一小变,如果是农村地区,那最少要5年才一小变。。

按照这样的速度比继续发展下去,时间过得越久越长,城市和农村相差的距离就越远!

不是因为穷的不知道进步,而是他们根本无法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就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仍然是与我们当中很多人无缘或者能享受到还是比较少!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现在县城还是其他比较繁华点的镇,如寨岗镇,寨南镇,三江镇等,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电话,可在连南其他较偏僻一点的农村,电话的普及率我估计连20%都不到。跟不用说什么电脑了,网络什么的了。
2010-8-2 19:30:18
回复 我来也 的帖子
额。。。这个我想在省内很多偏远山区都有类似的情况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而来的,自然解决问题也不会三天两夜就可以根治。

地方落后,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地理方面相对比较偏僻,导致交通不够便利(距离相对发达地区或者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中心较远),又因为是山区地区,人口不够集中(无法形成一定的消费市场),才导致发展潜力弱,市场活力不足。。

国家现在提倡的建立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城市化进程。把人都集中到一个地方了,比如连南的县城啊,寨岗镇之类的。人口集中了,那么消费市场自然就大很多,买卖成本和就业渠道等等都会比原来的零星村庄有更多商机和发展潜力。
2010-8-2 21:14:56

你的意思是把农民都集中到城市或者镇中心?那他们靠什么维持生活和发展?打工?作为农民如果没有土地,那么就意味着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户口或者所谓的城市化进程,如果考虑不够周全,我想会得不偿失!而农民也会选择留在原地。因为在农村他们至少有地种,有饭吃!而去城市了?他们能做什么?又能得到什么?城市对他们来说也许一切都是陌生和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地方!


2010-8-9 19:40:50
回复 我来也 的帖子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解答。不过从国家相关政策可以看得出,国家已经看到这个问题了。比如2010年,国务院第一号文件还是说关于三农问题,里面有一个实施的农改制度,具体什么名称就忘记了,依稀记得是,农民可以将家里的土地出租给别人,这样的好处是,农民手里既不会丢掉土地,可以放心的去城市发展。而乡下的土地因为都可以出租,所以,可以让土地都集中在一个起。比如你可以在农村承包100亩土地,然后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上机械化,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个人感觉这个在相对较理想状态下可以取得很不错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一些地方可能实施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比如对于偏远山区,貌似有很多问题,就是如同之前讨论的,无法机械化种植。南方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如果是在山区,类似连南山区,水田都是阶梯状,想要弄平整是很难,除非把山都移走。。。

加上农作物区通常不容许改变其原本种植的内容。比如水稻田是相对保护的,是很难转种其他农作物的,当然目前来说农民也不想转种其他农作物。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未来:农村人口会逐步转移到城镇中心。从改革开放的几十年看就知道,通常有一定文化或者技术或者事业基础的都基本是定居在城市中了。。

社会要进步,也因此会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这个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当然这些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改变,也许7,8年,也许10,20年。。。

不过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目前看来,大多数读过大学的或者大专的和现在很大部分的90后,都视乎更愿意(至少心理是那样想)定居城镇,这个又会面临一个问题:一部分想在城镇定居,可是很多情况又不容许他们定居。比如打工一族就飘泊不定。。。还有很多结婚不久后都只能返回农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2010-8-10 23:38:22
回复 yovi 的帖子

说明一个问题:农村的迫切想改变自己贫困落后的现状,迫切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享受更好的社会成果,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这是人之常情。问题就是,如何做,这个问题,我想领导们比我们更清楚。

我个人提一个小建议:城市化进程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一步到位。做一个假设:现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一带多数为50.60后,他们对于城市生活相对不是很向往,除了他习惯了农村生活外,还有他们的能力,知识等限制。但是他们现在的儿子女儿一代,大多数是80,90后,这些年轻人接触的东西比较多,也因为大多受过中级(中专或高中)或者高级(本科或专科),所以,他们的素质,知识,还有工作能力都可以能让他们适应城市,而且城市也需要他们加入。那么,城市化进程中,可以让那些80,90后的先进行,当然,那些90,80后的下一代子女也更加会融入到城市中了。

之所以说循序渐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里经济又暂时不容许的情况,也就是真正的农二代,他们大多数只能被迫呆在农村,那么他们这一代想要进入城市生活相对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只能让他们的下一代类似上面说的过程来逐步实现城市化进程。

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的遐想。



   

2010-8-14 22:36:58
回复 我来也 的帖子

你的意思是,通过教育,让年轻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样,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能力,可以在城市得到立住脚跟是这样吗?

那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好呢:比如以前,打工大部分初中的就可以了,现在很多岗位则要求高中以上,也就是说越好的工作相对需要的学历水平越高,那会不会出现一个问题:假设现在大部分出去打工的人都是高中毕业的,那么一些相对较好的岗位会不会需要比以前高中更高的学历,比如大专或者本科的现象。因为相对较好的岗位,所需要的学历也是相对较高的学历,既然是相对,那么个个是高中了,当然也会相对要求更高比如大专以上。我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不知道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通俗的说,以前读完高中就很不错了,现在满大街都是。大学生也满大街一样道理。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想,80,90后年轻一代在城市中的相对知识水平会不会也和现在初中现象类似?如果是大专,按照现在大专的学费和住宿费等等费用开支,普通的农村家庭能承受负担得起吗?如果不能,那又该怎么办?那会不会出现,农村的越来越读不起书?因为大专或者大学的学费通常都是按照平均收入水平来制定的,好比买房子。连南平均收入水平不是很高,那么房价相对大城市也会低很多。按照这样的相对论,当80,90后的下一代想读大学的时候,到那时候,学费会不会比现在的普遍年一两万要更贵?如果是私立的就更加贵(甚至是奢侈)了?

等等这些问题,你怎么看?
   
2010-8-14 22:57:48
听网友爆料说:整治脏乱差是这届政府班子上台后的三大任务之一  看起应该是好事啊。
2010-7-29 14:05:12
是吖、瑶山路也没收了很多东西、
2010-7-29 14:08:09
是吖、瑶山路也没收了很多东西、
陌上花开﹖ 发表于 2010-7-29 14:08

是啊,直接没收
本来是微本生意
现在好了
啥都没有了


2010-7-29 14:17:22
回复 瑶胞仔 的帖子


    还捡了好多水果档的西瓜呢、估计够他们吃一排时间了
2010-7-29 14:55:49
回复 陌上花开﹖ 的帖子

不是吧   
2010-7-29 14:58:45
你们没有看到那场面,那是相当的“壮观”啊   路上的城管车的队伍都排了特别长!
2010-7-29 17:25:19
我也是今天才听家里的朋友说的
据说规模还不小!
2010-7-29 18:09:35
你知道吗?连南在线有连南20多个QQ群组让您加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