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酒足饭饱,却因没钱付给汉商石杨珠,导致双方矛盾发生。在争吵时,唐占土公他们把汉商石杨珠打死了。这事被同排唐买胡古头得知后...
油岭排一条条斑驳的小道,穿山越岭,绵延至每家每户。漫步其中,宛如走进了历史隧道。一排排古老的房子,像是在诉说着历史的无情与曾经沧桑岁月的苦难。 (图源自:省志、网络) 1916年农历四月二十二日,国民党连山县政府瑶务处绥瑶统领莫辉熊(又名莫老五,1927年起任连阳化瑶局长),指责油岭排瑶人杀死汉商,率兵攻打、火烧了油岭排。这段历史,至今八十多年过去了,却宛如一块刻在额上的疤痕,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真实过程是这样的: 1915年暮春,油岭排瑶民唐占土公随身携带火药枪到“听呆秧”(地名)犁田,不料被军寮排某人把搁在田埂的火药枪偷走。同年的一天,方圆几十里的瑶民到高良圩赶集,那偷枪的军寮人也扛着偷来的火药枪来了。正当他走在沿陂(地名)途中,被火药枪的主人辨认出来,随即被唐占土公边追边骂,狼狈不堪,丢下枪支逃之天天。唐占土公因抓不到贼悻悻而归,发誓要把偷枪贼抓住。 1915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军寮排房姓趁吉日准备举行一次香歌堂,为此,他们派出十几个人到几十里外的三排去抬祖公像(木雕品)。这一消息被油岭排唐占土公获悉,他便召集排里的一些人埋伏在军寮人返途中的老黄洞(地名)抓人。军寮人被抓回来了,但油岭人也疲惫不堪。唐占土公见状,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便想设酒宴招待他们一番。遗憾的是自己没有钱粮,请不起他们。他便去向来油岭经商的汉商石杨珠借条猪来杀了,他们酒足饭饱,却因没钱付给汉商石杨珠,导致双方矛盾发生。在争吵时,唐占土公他们把汉商石杨珠打死了。这事被同排唐买胡古头得知后,于翌日上告当时的头目公唐考传大坚,想把事实公之于众。这样一来惹恼了唐占土公一伙人,加上他们怀疑唐买胡古头为军寮人作内线,来抓走几个油岭排人(在途中杀死),从而把他骗去远离村庄的大凹(地名)杀死。汉商的家人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上告族人及当时三江很有影响的县官莫老五,并通知别的汉商立即从油岭排搬走。不久,莫老五派人到油岭排商榷解决事宜,要求每户人赔偿五分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十元钱)给汉商。但油岭排人认为借猪杀汉商毕竟是极小一部分人所为,现要全排的人来赔偿,极不合理,就坚决反对这一做法。唐占土公见排里的人反对赔钱,为了赖账,他故意把事闹大,又指使一些人到三江的沿陂、梅村、东塘、大湾、木家湾等地抓来三四十名汉族妇女,并扬言只有带钱来赎方能放回。这使双方矛盾更加激化,莫老五也被气坏了。他吩咐汉民带钱(每人六块白银,相当于现在人民币一百二十元)到油岭把人赎回后,准备攻打油岭排,以煞油岭人的威风。 时隔不久,莫老五真的托人送信说,他准备带兵攻打油岭排。油岭排人被唐占土公拖下水,又气又无可奈何。在瑶老们的号召下,全排十五六岁以上的男人几乎都去为迎战作准备,周围十几里山路口都被他们砍倒的大树横七竖八地阻挡了,村外山坡也派人埋伏坚守。可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仍不见他们来攻打,油岭排人误认为莫老五是在撒谎,也就放弃站岗放哨了。 1916年农历四月二十二日,油岭排人唐要古比垛到铜坑犁田时,发现莫老五的一路兵沿涡水河小径开进,直向油岭排山岭奔来。他猜准是莫老五他们来攻打油岭排了,就匆忙跑到漂坪,大声呼叫排里人去应战。油岭排所有能打仗的人都拿着火药枪集中到漂坪打仗去了。然而,莫老五把兵力分成四路,分别从涡水河、河坑、盐罗昂、田洞进攻油岭。由于疏忽,导致后方失守,给莫老五的兵力进击留下了可乘之机。他们从河坑、盐罗昂、田洞来的三路兵顺水推舟,很快就顺利占领了油岭排。瑶民在漂坪与莫老五的兵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但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只好边打边撤入密林中。莫老五的兵马见胜利在望,喜上眉梢,一随从高兴之余,骑着马儿,登上耸立云霄的横东顶,摇晃旗子,吹响号子来表示胜利,但却被从山坡草丛悄悄爬上山顶附近的唐必比公扣响火药枪击毙。 莫老五在几里外的田洞(地名)听到号声,看见旗子插上山顶,十分高兴。他坐上轿子,由部下抬着,浩浩荡荡前往油岭排。正当他们沿左侧石阶弯道攀登时(到油岭排分左、中、右三条石阶小路),路口被几个油岭人堵住了,他们只好又绕道往右侧小道而上。当他们兴高采烈抵达油岭排的铜白坑时,莫老五的一警卫被埋伏在洗澡盆下的唐罗古王公用火药枪打伤。莫老五见状,火冒三丈,命令部下放火烧寨。火舌从柴棚熊熊燃起,顺着风势向油岭排烧去。妇女老少见状,退出村庄,急忙逃往村外避难。无情的大火,在一天之内把油岭排的500多座房屋烧成一片废墟,只剩左侧两条街因有人守护而残存。 莫老五他们放火烧寨后,立即离开油岭排,沿河坑小路返回三江。被大火洗劫的油岭排,变成一片废墟,人们流离失所,到野外深山洞穴居住。这是莫老五火烧油岭排的真实写照。 关注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连南历史 |